第二百四十章 李小郎君

现在和绣娘柳氏一起缝制袋子的妇人有九个,要不是针线不够还能找更多的人一起缝。

行军袋是用涂了桐油的废弃帐篷的帐篷布缝制的,具有防水的功能,缝制的针角处,缝痕应该埋在袋子里边,并且针角一定要密,不然雨水会慢慢渗到里边。

针角稍大一点,防水性能就不够好了,为此,李孟羲不得不把品控流程也加入进去,由柳氏验收妇人们缝好的每一个袋子,然后,亲自抽验,抽验的方法是,用水淋在缝口处,看有没有水渗进去。

如果水渗进去,就是不合格的。

按照李孟羲在木匠营和民夫营已经验证过,并且效果很好的激赏方法,可以用口粮来激发生产潜力。

奖赏的最低额度,是保证每三天,能让人多吃一顿饱饭。

也就是三天赏一斤粮。

以三天的工时为基准,即如果缝制一个行军袋,要花三天时间,那么妇人们缝好一个袋子,单件计价粮食一斤。

如果是一天就能缝好一个袋子,那么一个袋子,计价三分之一斤粮。

缝制袋子,纵然要求把针角缝的很密,工作量也不大,一个妇人坐在马车上,跟着行军边行军边缝制,一天能缝好四个袋子。

也就是说,要按李孟羲制定的奖赏基本规则,十二个袋子,才能换一斤口粮,少的过分。

再加上,破旧的帐篷也没那么多,针线也没那么多,不适合完全照木匠营和民夫营的激赏之法照搬过来。

妇孺算是弱势群体,给些优待也无妨。

李孟羲于是把缝制袋子的赏粮提高了三倍,即,四个袋子,就能换一斤粮,也就是说,一个妇人缝一天就能换到一斤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