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页

“还是大明好啊!”

农人们真是大小都欢悦了——因为这些年的折腾,济北这里的人地矛盾已经彻底不存在了。压在老百姓身上的就是“租庸调”,也就是纳粮、纳布、当差……因为大清朝的形势不好,所以加在老百姓身上的负担也就越来越多,现在一朝全免,百姓们能不高兴?

至少可以高兴个三年……至于三年之后,没准王师又换人了!

第0832章 我大蒙古必须得出兵了

大明的王师来了!

一出手就真正占据了济北、东昌、西兖州大部分地盘——说是占,其实也没让政权下乡,也没在几十座县城都驻兵。那么干就太分散兵力了!所以大明王师的占领,仅仅是官员到县,加上“黑枪骡子兵”的下乡巡逻。

可别小看“骡子兵”下乡巡逻的意义。北国这边还是兵荒马乱的乱世,没有那种不把自己武装起来的村寨,看看这些村子的外墙、大门,还有门外和墙外的壕沟就知道了。

济北、东昌、西兖州三府的县城虽然只有几十个,但是那种武装起来的村寨却有上千之多。每一个村寨其实都是一座“小城”……现在的北地,其实就是城堡遍地的时代!

朱皇帝的兵力再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城堡都占据了。所以占领一块地盘的标志,并不是占据所有的城堡,而是占据几个具有指标意义的城堡——县城,然后再派出骑兵到处巡逻。

因为中原这里的“村长”和“寨主”们实力再强,也就是组织一群老农民去和隔壁村子群殴。组织一支可以掌控各个城寨之间交通的骑兵,那是想都不用想的。

所以谁家能掌握县城,同时还能派出骑兵“统治”乡野的交通线,那么谁就真正占住了地盘。

如果明军没有能够和清军骑兵在乡野较量并且占据上风的“黑枪骑兵”,他们基本占领了几十座县城,也不能算完全占住了三府地盘。

而且在控制不了乡村和交通线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几十座县城不得而复失,还得派出大量的兵力去固守,形势就非常被动了。

而现在,史可法手下8个营的“骡子兵”(总共4000余人,装备2000支燧发枪),已经成了清军正绿旗无法对抗的存在!

所以济北、东昌、西兖州大部分地盘,都已经归了大明王师了。

但是明军在山东方面的主要战役目标——围点打援,以重创清军主力的目标,却依旧没有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