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秋风,脚踏光辉,大军开拔!
皇帝御驾亲征,需要走出气势和御驾亲征的威严,自然和普通行军或者急行军不同,速度不会太快,所以赶到藏西州时,耗时一个多月的时间。
随后大军汇合,继续西去,又是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到秦岭三关前。
秋天从京都出发,来到这里天色已经转凉。
为了此次攻打秦国,萧锐准备了充足的粮饷,还有将士御寒的棉衣!反观秦兵,有没有充足的粮饷暂且不说,他们的御寒衣物肯定是不如大夏将士的!
所以这也是萧锐明知秋天出征不合适,却偏偏反其道而行的原因。
征战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秦国占据地利,那大夏就占据一个天时,至于人和……现在的秦国已经人心浮动了,人和这方面,自然也偏向大夏。
……
大夏攻来的消息已经在秦国酝酿了两个月,不敢说人心惶惶,但人心浮动是一定的。
之前大夏和秦国没打过,所以秦兵、秦民都小觑大夏,但是东启区域的丢失,犹如当头棒喝,让秦国上下知道了大夏的强悍和凶猛,他们费尽周折夺下的东启区域,竟然短短时间就被抢走了,而且连五虎上将的蒙毅将军也折戟沉沙,最后只有骨灰被秦兵带回了秦都。而且很讽刺的是,这些秦兵还是霍去病派人护送出的北枢关。
秦国几十万大军折损在东启郡内,速度之快令人折舌,秦人意识到了夏国的强悍,所以此次夏国皇帝御驾亲征,是抱着不灭秦国不罢休的架势,秦人心中更加浮动。
其中压力最大的还是皇帝秦正,原本以为皇帝很好做,一旦做上去才知道很辛苦。听说夏国皇帝御驾亲征后,秦正立即召集大臣寻找对策,最后众大臣都纷纷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所以必须先解决襄王和庄王,整合全国兵力才能对抗夏军。
这下子秦正开始挠头了,如何安内?
苦无办法的秦正决定用最笨的办法,晓以大义,写了一封信给秦羽和秦项,告诉他们夏军的狼子野心,现在国家大难当前,身为秦氏子孙应该同舟共济,共用抵御外敌。
然后派出和秦羽、秦项关系不错的官员,亲自去做说客。
秦羽看完秦正的书信后,犹豫了许久,最后力排众议,否定了谋士的建议,选择了支持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