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大结局

谪仙 九月流火 6034 字 11个月前

李怀面露犹豫,真的开始考虑女皇的话。宰相暗暗骂了一声,他们已经举兵闯到圣前,若是退出去,哪还有身家性命在宰相再次行礼,强硬地对女皇说道“圣上,当初高宗将太子托付于您,如今太子年纪已长,膝下有儿有女,却一直在东宫当储君。天下臣民思念李家久矣,请女皇归政于太子。”

宰相说完,女皇并没有反应。他斗胆微微抬起眼睛,发现女皇看着窗户的方向,连李怀也惊愕地瞪着那里。

宰相壮着胆子转过视线,看到窗边帷幔四垂。外面一阵寒风吹过,掀起了纱幔,也露出了后面的人影。

李怀惊骇至极,脱口而出“李朝歌”

说出这个名字后,女皇眼睛似乎湿润了片刻,嗓子中缓缓低语“你果真回来了。”

又一阵冷气袭来,帷幔像风帆一样鼓鼓飞起。等风平息后,士兵握着刀,壮着胆子掀开帷幔,发现后面空无一人。

唯有寒气弥漫在窗前,仿佛刚才那个人影,只是众人错觉。

广宁公主府,李常乐焦灼地在地上走动,不停朝外面张望。屋外忽然响起脚步声,李常乐一惊,手里的佛珠掉到地上,一瞬间仿佛连血液都凉了“外面怎么样了”

来人擦干额头的细汗,说“回禀公主,太子成了。”

李常乐身上的血液这才开始流动,她长出一口气,跌坐在坐塌上,顿时觉得浑身发软。她缓了一会,问“女皇呢”

“女皇被围困集仙殿,已经同意写制书,传位于太子殿下。”

盼望了太久,等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李常乐几乎不敢相信。她愣了许久,自己喃喃“这就成了真的不是我做梦吗”

报信的人表情犹豫,似乎还有其他事。李常乐见状,厉声斥道“还有什么事,一同报来。若是敢隐瞒,本宫绝不会轻饶你”

报信人战战兢兢,冷汗淋漓地跪在地上“回禀广宁公主,太子及前线官兵,似乎在集仙殿看到了盛元公主殿下。”

李常乐霍得瞪大眼睛“谁”

李朝歌从集仙殿离开后,没有停留,直接往自己的公主府走去。她对这座皇城再无牵挂,之所以回来,只是和曾经的故人道个别罢了。或许是众人知道李朝歌没死,或许是女皇对李朝歌有愧,不管是什么原因,盛元公主府依然留着。

李朝歌进门,主人离去十年,府邸里空空荡荡,毫无人气,但摆设一如往昔,依然保留着她离开时的模样。

没有人敢侵占李朝歌的旧府,故而,这里也成了最后一片净土。

李朝歌避开人群,静静漫步在公主府中。府中侍女大部分还是当年她在时的那些,但她们变老了很多,曾经连男女之事都听不懂的少女眼角爬上细纹。她们围坐在门槛前,低声闲话。

即便府邸已无主人,她们依然按着曾经的规矩,夜夜在主院守夜。侍女们的世界只有这么大,聊来聊去,话题还是离不开旧主。

“公主和驸马离开,已有十年了吧。”侍女拨弄着炭盆,长长叹道,“不知不觉,都十年了。”

“海棠姐姐,今日宫城似乎有动静”

“有没有动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被称为海棠的侍女悠悠说道,“我们只是替主子守着家罢了,若哪日公主驸马回来,总不至于无处落脚。无论外面的人是谁,总不敢对这座宅子动手。”

另一个侍女一想也是,便不再关心外面的政变。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回去,海棠絮絮道“当年公主和驸马真是神仙眷侣,我活了这么多年,见过这么多达官贵人,再没一对夫妻能像他们那样,风姿玉骨,默契天成。”

“可惜天妒佳偶,公主和驸马早早就去了。”

海棠摇头,动作幅度虽小,但语气颇为坚决“我总觉得,公主和驸马没死,而是去天上做神仙了。”

“但城里人都说公主和驸马在那场战乱中死了。仗虽然胜了,人却没有回来。”

海棠依然摇头“你是后面来的,没见过公主和驸马,会这样想也难怪。你若是见过他们,绝不会相信,那样美丽强大的两个人,会死在区区战乱中。”

另一个侍女无意瞥见后面的影子,吓了一跳“有人”

海棠应声回头,此时风吹散乌云,月光投注在地上,屏风后朦朦胧胧映出一道剪影。海棠怔了下,赶紧揉眼睛,而屏风后的影子已经消失了。

侍女吓得不轻“刚才那是谁”

海棠喃喃“公主”

“海棠姐姐,你说谁”

海棠眼眶中忽然盈上泪“我就知道,你们一定会回来的。”

旁边的侍女将信将疑“真的吗今夜外面风大,可能是树影子吧。就算真的是盛元公主,如今已经十年过去了,她怎么可能身形还如少女一般”

李朝歌从公主府主院出来,从屋檐上踩过,轻巧落到偏院里。这里是他们刚成婚时,顾明恪自己居住的院落。主院依然有人守着,但这座院子萧条已久,早被人忘了。

也幸亏这里被人遗忘,李朝歌才能安安静静待一会。她推开门,静静打量着屋子。里面还维持顾明恪离开时的样子,连书案上的卷册都没有收起。看得出来主人走时只以为出一趟短门,回来会继续看,所以连书卷都没有收拾。

谁知道,他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呢。

李朝歌走入屋内,怀念地划过每一样东西。这里处处都是顾明恪的气息,李朝歌都能想象到,他是如何把这些东西放在这里的。她渐渐走到桌案边,手指拂过书卷,划出长长的一道灰痕。

李朝歌感受到手指上的灰,忽然感觉到不对。她会干出将没看完的书顺手扔在桌子上的事,但顾明恪会吗

李朝歌心脏快速地跳动起来,扑通扑通,声音震得她全身一阵紧缩。他不会,他一定会整整齐齐地收起来,哪怕只是出去片刻。

李朝歌记得,出征前一夜,顾明恪为了躲清静,特意搬到这个院子。既然他明知自己要随军出征,归期不定,为何会把卷轴堆在桌子上

仿佛,是故意留在这里,等谁回来看一样。

李朝歌手指颤抖起来,她几次鼓起勇气,才终于拍干净卷轴上的土,看清下面的内容。这是一张舆图,李朝歌想起来了,这是他亲手画的舆图。有一段时间他突然对山川地理感兴趣起来,翻阅了许多资料,最后还亲手画。李朝歌记得,她还曾在好几个深夜,亲手给顾明恪递过笔墨格尺。

他在暗示什么,或者说,他想通过这张地图,告诉她什么

李朝歌想起萧陵的话,仙人只要神魂不出问题,无论身体变成什么样子都没事。而九九雷劫那天所有人都看到秦恪的魂魄化成流光,穿入云霄,所以才认定他死了。等等,献祭神魂

李朝歌眉毛微皱,脑中飞快地旋转着。她想起更多事情,那天她刺秦惟时,本来可以击中第二剑,但秦恪突然出来了。既然他能精准夹住李朝歌的剑刃,可见他控制身体并不吃力,那之前,他为什么任由秦惟占据他的身体

而且,三九雷劫后,君崇给秦惟诊脉时,曾惊讶过他的身体恢复得很好,比君崇预料的还要好。既然秦恪的身体再接一道雷也完全无事,那他为什么会昏迷

甚至更早之前,秦恪在接受刑罚时,当着众人的面说秦惟什么时候死,他什么时候进刑天台。如果他真的不放心秦惟,他大可私下拜托萧陵,为什么一定要当着众人的面提出来而且领命者是和他有过节的储熙,秦恪见了,却什么都没说。

就仿佛,他在故意给对方制造机会一样。

李朝歌慢慢瞪大眼睛,心脏快速跳动起来。她生出一个极其大胆的想法。

如果从一开始,秦恪就是故意的呢他进入刑天台前有意逼死秦惟,然后在三九雷劫仅剩一道的时候装晕,主动给秦惟机会夺舍。三九雷劫没有完成,秦惟的法力被压制着,终究要再进刑场,然后,秦恪才夺回主导权。

更改天规不只要闯过九九雷劫,还需要祭天,萧陵都知道,秦恪没道理不知。但谁说九九雷劫那天,秦恪的身体里只有一个魂魄

那天在刑天台上散去的,到底是秦恪还是秦惟

李朝歌立刻将舆图摊在桌案上,对着月光,仔细寻找地图上的线索。如果事情真如李朝歌猜测,那秦恪神魂无碍,极有可能通过秘术重聚身体。这个地方要隐蔽,而且,还必须是他们两人都知道的。

有什么地方是他们两人知道而别人不知的呢李朝歌飞快闪过几个地名,眼神突然凝住。

武神庙

武神庙是他们两人单独探索的,后面李朝歌差点被当了祭品,还是顾明恪孤身救她出来。之后李朝歌发现武神手里握着潜渊剑,她害怕被别人察觉,进而给自己和顾明恪惹上麻烦,就命人将祭坛炸了。

秦惟的帝陵修在地下,那武神庙,会不会有配套的地下祭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