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官府组织的开荒拓田、兴修水利等种种增产增收措施的大规模展开,现在的粮价已经比数年前战乱饥荒时有了较大幅度的跌落,指望粮食来赚取暴利的时代可以说一去不复返了。
就拿百万人口的京师来说,既有稳定的漕运输入,又有京畿各州县陆陆续续地粮食增产,所以粮价已经从崇祯七年最高时的每石四两银子的天价,掉落到了年初的每石七钱左右。
而随着各地水利设施修建到位后,今年京畿一带的夏粮普遍丰收,现在每石粮食已经跌落到了五钱左右,并且还都是更加可口的新粮。
等到湖广大面积开发成功,全国的粮食价格将会更加低廉,到那个时候,也就是朱由检士推出绅纳粮这一计划的最佳时机。
因为粮食价格的大幅下降,就意味着靠粮食获取的利益急剧减少,甚至可以说无利可图。因为当市场上的粮食已经供大于求,你再想着囤积居奇,那就等着粮米烂在库房中好了。
当粮食不再是稀缺商品后,想通过手中大量田地来赚取巨额利润的士绅们,自然会选择通过经商办厂等其他手段来获取财富,也会让他们对田地的重视和依赖度大大降低。
计划归计划,各种改革还是要慢慢布局并在适当的时机展开的。
在朱由检的规划中,开发湖广是首要任务,完成与荷兰人达成的协议被列为第二位,这其中包括对郑氏集团的改造。
只要上述两项大事进展顺利,那宗藩改革就会顺势展开,随后便是士绅一体纳粮。
按照时间计算,南下的锦衣缇骑应该已经到位,等到他们与泉州、福州的卫所接洽完毕,将海商兼海盗集团各主要头目的情况探查完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后,就等着邹维琏与郑芝龙谈判的结果了。
郑芝龙以及郑家的生死存亡,全在他的一念之间。
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
就在江北秋意渐浓的时候,地处东南的福建各府夏日的热气依旧没有消退。
崇祯十一年九月二十九日,泉州港内千帆林立,各式各样大小不等的船只或是满载抵达,或是卸载完货物后驶离,码头上来自各地的商人们或是谈笑风生,或是相互邀约去往附近的茶楼餐馆商谈,数不清的脚夫挑夫推车挑担,在商行伙计们的吆喝声中,载着货物离开码头,整个港口一派繁忙。
而此时的码头主泊位已经被清出一大片空闲区域,百余名衙役兵丁将无关人等驱离清场,然后持械面朝外肃立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