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姓,八都尉,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内部均衡;没必要再设立一个集权的镇南将军府。
当代人这个兵府是很好的,有积极效果;可三四代以后,十二姓会因为这个集权的兵府产生凝聚力,统合为一后,自然而然的会对中枢发起挑战。
这个挑战的方式有很多,叛乱是最笨的一种,总之各种挑战都不是好事情。
诸葛亮始终在犹豫:“幼常应知孝先本意,孝先欲为千年之计,是想一劳永逸解决南中悬疑。”
说着起身踱步活动身体,诸葛亮甩动手臂,如果一人独处的话,兴许还会来一套田信教授的健身操。
马谡也是面有难色:“丞相,陈公欲毕功于一役,此心我等皆知。可借用陈公一句话,此事要因地制宜才对。岭南与南中不同,想来陈公也是可以理解的。今北方士民悬于水火之中,亟需解救,我等实无心力与南中周旋。”
“非是不敬陈公,有心无力而已。若是陈公不满,谡愿亲往陈公处说明因果,解开误会。”
诸葛亮来回踱步,自有考虑在:“幼常,我所虑非是孝先不快,而是怕他失望。交州新附,府库空虚,竭尽交州物力,才疏通鸟道,使夏侯将军神兵天降,南中各部无不臣服。”
南中这么快平定,是因为交州这里已经有了出兵南中的行动力。
南中的豪强、酋长们,不可能再向以前那样只考虑北面的益州,现在还要考虑了东南方向的交州兵。
两面被围,这给了南中豪强很大的压力;也增加了诸葛亮与南中豪强谈判的底气,才能一举达成征兵户三万的壮举。
夏侯兰这三千人从交州投放到南中,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了,这个代价都算在田信头上。
是士家穷尽一切手段为夏侯兰开辟道路,提供后勤;这是应田信要求做的,士家已经达成任务,田信自然要回报士家。
十二姓封君、八都尉,已经是出兵南中前最完美的设想;现在已经达成,若更进一步设立南府,这会增加朝堂与十二姓的根源矛盾,导致原来的设想失去执行余地。
如果设立南府,还想兼顾十二姓的利益,那么就要放开十二姓掌控南府的渠道,让他们有机会掌控南府。
可这样的话,早晚必成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