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治军严肃,谁敢在荆城大营里搞煽动?搞哗变?
见状,田信疑惑:“樊郡尉,何不委任营中长吏?”
这营的军吏是关羽委派的,跟夷兵长期相处,比自己更有威信,也得关羽信赖。
樊友不委托这些人,却来找自己,有一种南辕北辙、舍近求远的意思。
樊友笑容苦涩:“荡寇将军麾下有六营夷兵,来源百蛮各部。计有零陵郡两营,武陵郡三营,及宜都郡一营。零陵、武陵二郡境内蛮夷邑落众多,颇为顺服,故这五营夷兵往来更替军心平稳。而我宜都郡境内蛮夷邑落地处偏远,又人口狭小,兵役难征,且应征者寥寥。”
他叹一口气:“原本四月时就该轮替,孟郡守筹集新兵缓慢,以至于一拖再拖,我等军吏也是再三失信于军众。如今新兵营抵达,可战况日益紧促,荡寇将军又留老旧两营夷兵一同效力,这已让营中将士不满。”
“如今营中军众已不信我等,我等亦无颜面见营中将士。还望田营督劝慰营中将士,免得事端扩大,影响大军士气。”
樊友唉声叹息,田信也是头大,主将、军吏的信用破产,自己能起什么作用?
难道拿江陵、襄阳一带的荒芜土地诱惑这些熟夷?
不可能,现在襄阳、江陵是交战区,这里的土地再肥沃,也缺乏吸引力。
许多蛮夷、百越部落里本就混合了许多北方逃难的百姓,这些蛮夷、汉人宁愿待在山里过苦日子,也不想全家老小时刻都担惊受怕。
夷兵是没有军饷的,夷兵提拔途径也存在打压现象,干的又是危险的活,夷兵心怀不满也算由来已久。
荆州军团就这么大辖区,生产力就那么点,紧巴巴养了三万出头的兵力,哪里还有多余的财力打赏夷兵?
所以授田、拨发军饷、犒赏这三个途径是没用的,那就剩下一个了,放开晋升通道,提拔一批蛮夷出身的军吏。
能提拔为军吏的夷兵必然有一定威望,他们担任军吏,自然在意这支军队的稳定性。
田信大感头疼,为难说:“樊郡尉,下官常听夷兵说立功有赏,却难升任军吏。故夷兵中身负异才者,多离心而懈怠。”
樊友打量田信,微微摇头:“凡为军吏,必精熟军律,能以身作则。夷兵生性散漫,如何能以身作则?且又不熟文字,不通军令,如何能做军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