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亦是对其他举子有个交代,若是此事不了了之天下学子必然震荡!”
这句话说的也不无道理,弘治皇帝闻言便是犹豫了。
历史上春闱案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但从弘治皇帝的前后处置来看此事。
应该就是“风闻”立案,科道官恣意猜疑攻讦下的结果。
第031章 罢黜为吏,还是满门抄斩
因为最后对程敏政的判词也没有说他泄题,只是说他“临财苟得,不避嫌疑,有玷文衡,遍招物议。”
意思是程敏政太不讲究,随意收徐经的礼物还在考前给他指点,所以引发非议。
而对徐经、唐寅的判词是“夤缘求进”,意思就是他们拉拢关系,攀附权贵,以求高升。但没有说他们是舞弊。
那些科道官后来却是遭到了弘治皇帝的调查和清算,事后弘治皇帝也觉着不对了。
于是密令东厂去调查此事,果然查到科道官们在廷鞫中的偏袒行为。
于是一众科道官“下狱经旬月,以暑热赎放”,为首的林廷玉“以越众出言降一级调外任为海州判官”。
但为了平息事态,最终程敏政、徐经和唐寅还是被牺牲掉了。
程敏政“免赎徒赎杖,命致仕”,而“经、寅赎罪毕黜充吏役”。
当时的吏役,是不得参加科举的。甚至后代都不得参加科举,只能是继承吏役。
这相当于彻底的断绝了他们及他们后代的仕途,是比直接杀了他们更狠的处置。
“若是疑点查实,不得其证是不是要再查?!若是诸位清流朝官再生疑点,是不是要继续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