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页

林垠更是感叹林延潮办事认真负责,当下道:“闲草集著书已毕,从此往后若要看书,随时来藏书楼,里面的古籍善本,除了不能带出楼外,你都可以在书楼里阅之。”

林延潮听了拱手道:“多谢山长。”

林燎道:“你与闲草集有勘定之功,此算得什么?山长已准备在勘校上附上的名字。”

林延潮顿时大喜,闲草集里本就有他两篇文章,若是自己名字再署在勘校上,那么名头会更加响亮。当然必须是这本闲草集能够大卖的前提下。

林垠笑呵呵地道:“既是底本已是作好,此书就可以拿去书坊刊印了,正好你也随我一趟。”

林延潮当即称是。

当下林延潮与林垠就一并雇了艘船,入城去了。

在闽地水网纵横,犹如苏杭水乡人家,平日出行,坐船比走旱路更多。

师徒二人坐得一乌蓬船,六月炙热的阳光,烤的江面上水气蒸腾,但见江山淼淼一线,待到了近处,才见得对岸水坞船舶云集,这是闽水上最繁华的上下杭渡口,位于城南数里之处。

渡口上有一山,山上有庙,挹远山,瞰大江。

不久行船过了江,到了渡口。

渡口上的临江商埠名为潭尾街,就在山麓江边,街道一丈来宽,一里多长,青石铺面,走得人多了,光亮如釉。街道两旁委巷纵横,民居鳞次,鱼盐成市。

林垠上了年纪,走不动路,于是雇了两人抬的小竹轿子。

林延潮就在跟在轿子旁,轿子过了潭尾街后,穿过一条卖油的巷子,就上了山。

上山一条小路,石条路面,两旁都是屋舍。因闽水时常泛滥,故而这地势较高的水边山上,成了有钱商人的居所。

路上随处可见,背着箱子手艺匠人口,喊着“补藤床框,补竹席,补鼎”的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