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弘不由想起,自己一路来长安所见的沿途民风。关中本是秦地,秦人被鞅法秦律驯化了一百多年,砍人头挣爵位和种地一样,成了每个男人的本业。所以秦地民风彪悍,闻战则喜。
秦始皇靠着高唱“岂曰无衣”的秦人横扫六合。而汉高祖刘邦亦以关中为基,同样是靠着源源不断被萧何送到前线的秦人,车翻了与秦人有不共戴天之仇的项羽。
不过现在关中人不再像过去那样朴厚无华了,大量移民迁入后,五方杂糅,风俗不纯。
除了达官贵人、世家富人带起来的奢靡风气外,还有很多来自郡国的豪杰则游侠迁徙五陵,这群人桀骜难驯,易为盗贼,所以三辅地区的治安一直是个大问题。
但不管是故秦人还是新移民,不论良家子还是恶少年,面对任弘那些故事,面对斩敌酋首扬威域外的英雄归来,都表现得格外狂热。甚至有人高声唱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的歌来。
或许是这样的一幕,让他们想起了汉武时代,卫青和霍去病两位将军一次又一次的凯旋,和让整个长安都狂欢的献俘礼吧?
大胜之后,往往都有大酺三日的特许,因为长安城内管控很严,百姓无故不得群饮,所以每次朝廷打胜仗,就成了狂欢的讯号,也难怪他们这么兴奋,跟过年似的。
任弘脑子里忽然冒出了这样的想法来:“大将军霍光在干掉所有政敌后,便开始迫不及待地捡起汉武帝的政策,开始对外开拓,是不是也存了获取政绩,好让自己名正言顺做‘周公’的目的呢?”
要知道,刘弗陵已于一年前年满18,行了冠礼,可以亲政了,但霍光却一点还政的意思都没有,是因为皇帝的健康问题?还是别的什么。
不管原因如何,这一点在外面肯定是惹了一些非议的,毕竟是外戚啊,大家第一想到的不是周公,而是诸吕。
想要压制内部这些异样的声音,霍光就需要一些来自外部的胜利,彰显自己对孝武之政的继承。
傅介子是霍光一手发掘的人才,他和任弘在西域取得的每一场胜利,都能为霍光增添武功。
霍光对西域的开拓,大汉武装力量的主要构成,六郡良家子们会无条件支持他。而除了关东的富人和贤良文学对此有怨言外,富贵游闲的三辅民众,也乐见于此。
如此想着,任弘抬起头时,却看到上面有一位身着甲胄,赤色大氅飘扬的将军正在低头冷冷看着他们。
“那是卫尉、度辽将军、平陵侯范明友。”常惠低声提醒。
名号好长啊,但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头衔没加上,“霍光的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