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页

韩秀峰笑了笑,接着道:“剩下的一千从各县的街团、坊团和乡团中招募,不但要招募团民,更要招募监正、团正。只要那些文武监生愿意来,我们不但可以给他们旗号,还能给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

曹澍钟一样想把那些越来越不像样、越来越不听官府招呼的团首打发去贵州,不禁笑道:“既然树大容易招风,那我等就不再招募编练‘渝勇’,无论对上还是对外,就称召集巴县、璧山等地团练驰援綦江防堵,再应桐梓乃至遵义府地方官员之邀前去松坎帮同剿贼平乱。”

“这么一来会不会有些乱?”段大章低声问。

“姑父,秀峰以为乱点好,旗号多点,听上去乱点,将来能省好多麻烦。”韩秀峰顿了顿,又意味深长地说:“四千勇壮,怎么也得三四十个团,名目繁多,旗号不一,能让这一盘散沙‘自备’粮饷兵器去帮同官军防堵本就是一大功,并且这么出兵不但朝中的王公大臣放心,也不用担心勇壮们被一纸公文调来调去。”

曹澍钟乐了:“这个主意不错,只是这么一来,你岂不是要被烦死?”

“烦点就烦点,总比招人非议或给他人做嫁衣好。”

韩秀峰坐下来,想想又无奈地说:“秀峰这么做也是为了我重庆府十四州县散厅,也是为了我川东。毕竟能招募编练这么多勇壮不容易,要是因招人非议无疾而终或被调别的地方去平乱,将来川东要是遇上什么事再想招募编练一是来不及,二来这粮饷从哪儿来?到时候只能征粮加耗,苦的还是家乡父老。”

“志行老弟所言极是,我等一切应以家乡为重。”伍奎祥不禁拱手道。

“那就先招募青壮,先晓谕各县的团监正、团正,只要他们有上进之心,愿意为朝廷效力,那就给他们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不但可以带着旗号来,而且来了就可以领一团勇壮,军械粮饷还不用他们操心。”

曹澍钟想了想,又回头笑道:“杜老弟,这么一来估计又有不少人想捐文武监生,不过这次跟以前不一样,只可足额捐!”

“曹大人,下官以为那些个团首想来志行老弟麾下效力,想建功立业谋个一官半职,一样得把没捐足的给捐足了。比如可拟定个章程,只有十成文监生才可充任新团的监正,只有十成武监生才可充任新团的团正。”

“对对对,之前那些没捐足的一样得捐足了!”

朝廷现在最缺的便是军饷,捐项虽没纳入考绩但对地方官员而言一样重要,曹澍钟想想又回头笑道:“志行,既然你不怕麻烦,那不妨再加三十四个团。比如巴县,怎么也得召集十几二十个团,离桐梓不远的几个县加起来召集百十个团才符合情理。”

一百个团就意味着要设一百个监正和一百个团正,就意味着要一百个文监生和一百个武监生充任。

想到想建功立业的得把没捐足的捐足,而捐足了做上新团监正、团正的那些文监生和武监生走了之后,想接替他们留在本地做监正团正的又得捐,并且一样得先捐个十成文监生或十成武监生,韩秀峰忍俊不禁地说:“曹大人,秀峰便是有三头六臂也顾不上一百个团啊。”

“这好办,我川东道有的是候补官员,现在正是用他们的时候,大可给他们委个差,让他们跟着你帮办团练,辅佐你统领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