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道是肥缺,但还有更肥的。”
韩秀峰追问道:“粮道?”
张馆长摇摇头。
韩秀峰不解地问:“张馆长,还有啥缺能比川东道和粮道更肥?”
“有啊,”张馆长回头看看身后,又凑他耳边道:“你忘了我们四川是啥地方,我们四川乃天府之国。不光产盐也产茶,相比盐茶道,粮道和川东、川西等道真算不上肥缺。”
“盐茶道衙门管发放盐引、茶引,管收盐税茶税,这还真是个肥缺!”
“所以说朝中有人好做官。”
正说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书生从里面走了出来,张馆长连忙起身喊道:“张先生,张先生,您这是打算去哪儿?”
书生笑道:“总呆在房里太闷,打算出去转转,出去透透气。”
听口音就晓得这位应该是吴大人的随从,韩秀峰赶紧起身拱手行礼,张馆长不失时机地说:“张先生,给您介绍一下,这位老弟姓韩,名秀峰,字志行,老家巴县,现如今是重庆会馆的首事。志行,这位便是刚跟你说的张德坚张先生,张先生既是吴大人的幕友也吴大人的同乡。”
“原来是张先生,久仰久仰。”
“韩老弟无需多礼,我虽是江苏人但一笔写不出两个张字,跟张馆长五百年前是一家,与张馆长也算同宗。老弟是张馆长的朋友,自然也是我张德坚的朋友。”
“张先生真抬举我了,坐,请用茶。”张馆长招呼道。
张德坚其实没地方可去,干脆坐了下来。
会馆本就是叙乡情、联乡谊的地方,就算顾知新不是顾老爷的侄子,只是个普通的读书人,想找个人结伴回四川老家,张馆长也会帮着打听有没有人回去。三人坐下寒暄了几句,张馆长就一脸不好意思地问起能不能让巴县贡生顾知新一起同行。
张德坚大主做不了,这个小主还是能做的,一口答应道:“既然是顾老爷的侄子那就不是外人,而且我们打算走水路,肯定是要经过巴县的,一路同行正好有个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