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听了许久终于发现,像张懋这样懂军事之人,即便有身份有地位,却无权调动兵马,一切都要靠不懂兵的文臣来负责提调。
沈溪心想:“刘健连紫荆关到宣府间的地形、鞑靼骑兵每日行军速度都不知,居然敢信口雌黄说调动隆庆卫兵马。刘健一直在翰林体系当官,当上首辅前,或者是教导当今天子,或者代写敕书,何曾学习过军事上的知识?”
谢迁在内阁三位大学士中,相对通晓军略,但谢迁很聪明,什么都不说,把话语权完全让给刘健。
大明前期还好,能人辈出,允文允武。但进入中叶后却出现了一个怪圈,朝中谁的资历高,哪怕他什么都不懂,别人也要俯首听命,这就是典型的外行管内行,会议中说的基本是套话和空话,制定的计划更是漏洞百出。
偏偏刘健还不想过早结束军议,一直持续到上更时分才意犹未尽地宣布散会。
第一二七四章 找借口
沈溪跟着散会的张懋一道去了五军都督府,在张懋关照下办理军队交接,等忙完这一切已经是二更,此时京城正处于戒严,每个路口都设卡检查,在大晚上的沈溪没有官牒和通行令牌在身,无法回家。
正发愁间,谢迁出现在五军都督府门前。
谢迁问道:“怎么,差事办完了?”
沈溪心想,这算什么差事?最多是把军权归还朝廷,意味着城外一万多兵马已经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胡嵩跃等将领还有三军将士正眼巴巴等着进城,自己却没有任何办法。
想到这里,沈溪不免汗颜,苦笑道:“算是吧,谢阁老过来作何?”
谢迁笑了笑,说:“知道今晚你小子没地方安歇,给你找了个去处,走吧!”
对于去哪里,谢迁讳莫如深,但其实沈溪多少知道一些情况。
朝中大臣,尤其是内阁大学士,很多需要值夜,如果忙起来可能十天半月都未必回家一趟,为行事方便,便在靠近五部六府的江米巷或者北边的长安街上选择一处寓所,作为平日暂歇的地方。
大明核心机构,除了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不在这边,其余衙门基本都在大明门周遭。虽然沈溪知道谢迁在皇宫外有个临时居所,但他从来没拜访过。
夜深人静,谢迁没有打灯笼,似乎大明门周围地形已滚瓜烂熟,带着沈溪四转八拐便到了东长安街一条弄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