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页

“臣以为杀了为好。”李纲看着赵桓的脸色说道。

赵桓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道:“还以为李太宰会说什么,法不责众的话。”

李纲无奈地说道:“臣不让官家杀太学生,就是为了补上这些阙呀。”

“这些人都是经年老吏,他们享受了这么多国朝优待,却想要做骑墙派,首鼠两端,两头捞好处,不杀,不足以警示天下。”

赵桓双手抱着头,靠在椅背上,看着这一长排的名单,他想了很久很久,才说道:“那就杀了吧。”

“朕也想过留他们一命,毕竟大宋现在缺人。但是自作孽,不可活,谁能救得了他们呢?”

赵桓其实想留他们一命的原因,并不是说怜悯生命,他还没那么圣母。

也不是害怕青史留暴君之名。

他都杀了刘豫了,一个经略相公都被自己车了,这暴戾之名,绝对逃不过去了。

虱子多了不愁,反正都这么多虱子了,也无所谓了。

他其实担心的是这些人,都是皇城司的察子们调查出来的变节臣子。

他担心自己搞这种特务政治,弄得人心惶惶,影响靖康三年对金人的作战推进。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他还是想要解决主要矛盾。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赵桓并不想自己,成为大宋后世皇帝们效仿的对象。

皇城司的特务政治,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那是皇帝手中极为锋利的剑。

用的不好,就是武曌酷吏政治,那样的政治体系,很容易分崩离析,自决于臣民。

他可是深深知道,祖宗之法的大宋有多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