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页

“臣费尽心机,就做了这么一个验证臣想法的东西,看起来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所以臣觉得这长弩,建一架放在山海关,吓吓完颜家那群人就是。”

李纲指着巨大的机器,自曝其短的说了一大堆,说的赵桓都有点怀疑,李纲是不是在浪费国帑了。

李纲说完就苦笑起来,自己做了一个这么个武器,却是个样子货。

数十万两白银的造价,超高的运输成本和超高的保养成本,这武器,压根没有列装大军的可能。

自己做了个什么东西出来?

“李太宰不愧是李太宰啊,把此物的优点,缺点都说了出来,就不怕朕治你一个浪费国帑之罪吗?”赵桓摇了摇头,拍了拍巨大的机械床弩,看了一眼李纲。

曾经种师道告诉赵桓,要赵桓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赵桓倒是没有懈怠。

李纲居然也是从一而终的想当个道德圣人,换个人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大肆鼓吹机械床弩的威力,换点封赏?

等到大规模应用的时候,提出各种困难,让项目不了了之?

这才是常见的套路才对。

到了李纲这里,居然把可有可无的鸡肋,说的明明白白。

“不过朕以为,此物依旧有其存在的意义。”赵桓说道。

“此物的机械结构如此精巧,看来是李太宰学了一年机械的大成之作。花点钱就花点钱,这些结构的一些经验可以用到普通的床子弩和决胜战车上,这几十万贯,就没白花。”

“官家说的是。”李纲点头,的确这些机械结构,李纲也用到了改良床子弩上。

“此物的千里镜如此精巧,虽然刘少卿没有给朕讲解什么是鉴什么是影,但是此物到了战场眺望敌情,绝对不是没有用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好东西啊。”

“此物浑身是宝,李太宰自谦了。”赵桓肯定了李纲、刘益、苏携等人这一年的努力。

科研的目的是什么?本身就是技术积累加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