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页

赵桓想了想说道:“钟子昂不能放,得留在京中。他是那个什么楚国的太子。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他钟子昂得留在汴京。”

“倒是杨钦可以商量下,朕决议招安杨钦,可以给他封一个水师教头,同理杨幺等人,一样的水师教头,都是从九品的小官,帮朕在洞庭湖训练水军。”

“李太宰以为如何?”

李纲久久没有说话,钟相是造反,这皇帝帮叛军,哪里有这种道理?

但是李纲总觉得这样做,有利于推动官家的改制。

对于官家,李纲总算是琢磨出点味道来,在官家心里,最重要的不是勋贵和士大夫,而是那些土里刨食的百姓。

“臣以为,可以给杨幺、杨钦更高一点的官职,比如水师统制?”李纲试着问道。

赵桓想了想,一个从九品的官,还是小了点,这群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起义军,既然已经决定招安了,那就不能那么吝啬,两个统制而已。

统制乃是旧兵制的官职,是一个派遣。

“杨幺和杨钦二人可以为统制,每人一个七品官,然后其他几个人,都是教头,从九品,负责在洞庭湖替朕训练水师。如果杨钦不愿意,那就跟着钟子昂在牢里关着吧。”赵桓告诉了李纲他的决定。

他对这群走投无路,不得不起事的百姓是有偏爱的,但是朝堂的法度不能乱。

封两个七品的官,已经是赵桓能够拿出最大的官爵了。

他们无功而受禄,在往上升,那对不起在边地舍生忘死的军卒了。

所以,赵桓授予的是旧官职,都是小到不能小的官,对于新军爵,那是赵桓把控军队最为重要的手段,无功不可授。

这也是种师道在交给赵桓新兵制的时候,反复强调,告诉赵桓,这个兵制的注意事项。

李纲俯首说道:“臣领命,杨钦不同意也会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