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沼田、洼地、洋淀为主的防御体系,经过了事实的验证,如同儿戏一般。
毕竟冬天一到,就结冰了……还怎么阻拦金人的骑兵南下?
太祖皇帝赵匡胤时候,给了北地将领相当大的自主权,其族在京师者,抚之甚厚,每次召见都会对坐而食,厚为饮食,然后赠送钱帛,令其返回驻地。
宋太祖赵匡胤还曾言“边臣富贵,能养死士,以为间谍,洞知敌情,及其入侵,设伏掩击,多致克捷,二十年无北之患。”
到了宋太宗的时候,以坚壁清野战略思想,各自保护城池,不得出城作战,迫于情况,只许依凭城池防守,不许主动出击。
这种不允许出城作战的战略指导思想,直接导致了河北东西两路,只有城池可以防守。
但是城外的百姓,无处躲藏,城内大兵不至,只能任辽人掳掠。
百姓想活在河北东西两路,简直难上加难,有兵灾,还有人祸,还没地种。
逐渐外逃的河北东西两路的百姓,直接让河北变成了赤地。
不仅如此,这种不允许出城而战的消极防御心态,直接导致了辽人采用绕开坚城而过、置之不理、长驱直入的战略,肆意掳掠宋人腹地。
王冲当初领着二十万兵马,看着真宗皇帝和辽圣宗皇帝打的热火朝天,按兵不动,是有法理依据的,那就是来自宋太宗的战略指导思想——不得随意出城迎战。
这种指导思想,让河北两路,变成了没有人烟,没有耕地只有洋淀的赤地。
李纲上的奏章,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填平河北东西两路的水洼,第一年养地,第二年在进行均田。
可是李纲知道,这太难了。
大宋一百三十多年,都在河北挖坑,最后坑掉的只有大宋自己而已。
这个坑怎么填补?是李纲的心头大患,可是他毫无头绪,当初工赈监修黄河堤坝,修到大名府的时候,就停下了,转移向河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