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朗抬起头,看看孙策,既有些兴奋,又有些不安。“大兄,不考别的了?”
“能算出这样的题,你到我身边见习才有意义。算不出来,你充其量只能做个斗将,与其来我身边,不如去义从营跟着虎痴都尉学刀。”
孙朗还在犹豫,孙匡悄悄的扯了扯他的袖子,催他答应。孙策看得清楚,却不说破,只是看着孙朗。孙朗咬咬牙,用力地点点头。
“好,我算。”
第1975章 帝王家事
稍微接触过历史或者古文的人大多听过一句话:国虽大,好战必亡,真正理解这句话的人却屈指可数。有人觉得这是后世儒生断章取义,故意忘了另外半句。这也许是事实,但绝非全部。
最先说出这句话的人是兵家。身为兵家却说出这样的话,足以说明问题的重要性。
作为真正意义的兵家,比如孙子、司马穰苴、吴起,大多出现在春秋末年或者战国是有历史原因的。这时候的战争形式出现了重要变化,其中有一点就是战争规模变大,时间变长,行军问题迅速凸显。春秋时小国小林,大多数战争都在国境,行程不过百里,双方在约定的地点交战,和约架差不多,来回不过三五日,不存在严重的运输问题。到了战国则不足,行军动辙千里以上,一打就是几个月,粮草、辎重的供应就成了必须重视的问题。
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运输方式无非那么几种:水路靠船,陆路靠人挑肩扛,或者牛马驮运。车这种后世司空见惯的运输工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出现,到汉代才出现鹿车,顾名思义,载力有限,只能装一只鹿。在这种近乎原始的条件下,长距离运输就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距离的增加,运输中的消耗迅速增加,成为限制战争规模的重要因素。
要解决这个问题当然需要钱,但仅有钱还不够,因为还受制于另一个重要条件:粮食。小农经济,粮食的亩产有限,那么多地,那么多人,只能生产那么多粮,钱再多,就算挖到一座金山,买不来粮食也无济于事,千里运输,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粮食,没有吃的,人就会饿死,一旦粮食紧张,人心大乱,社会离崩溃也就不远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当了家才知道挣点家当不容易。孙策如今家大业大,也背了一屁股债,对这个问题感触最深。拿这个问题来考孙朗,纯属是发乎自然,绝非故意为难。
鲁肃可以从弘农、陕县撤回来,周瑜、黄忠不能撤,平原战事将起,也要控制好节奏,万一徐琨、沈友等人打得手滑,深入冀州,由本土防守变成进攻,消耗就会成倍增加。一旦后勤供应不上,不是像鲁肃一样主动撤出主力,就是先胜后败,被人赶回来。与其如此,不如开始就不进攻,等攒足钱粮再说。
张纮要求申斥作战取胜的鲁肃,意义也正在于此。鲁肃、辛毗都是明白人,不仅没有任何不满,稳住了战线后迅速将主力撤回洛阳,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独当一面。孙朗身份不同,孙策希望他将来能独当一面,既然要培养,就要高标准、严要求,实在不行,也别勉强他,做个普通将领,带在身边也不错。孙朗天赋不算很高,却还算踏实,至少不像孙权那样好高骛远,知道孙策的一片苦心,硬着头皮接下了任务。
孙策对孙朗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对孙家的贡献不仅仅是打下一片基业,更改变他们父子兄弟的人生。孙家兄弟和父亲孙坚差不多,都有些轻佻急躁,包括孙权、孙朗在内,如果能有这样还算稳重的心态,都应该归功于他这个穿越者。
孙策让孙朗不要急,可以慢慢算,并以荀子的名言鼓励他,然后继续问孙匡集市上的见闻。他越听越觉得好奇,尤其是对建业的王城。他审阅过相关的图纸,也听过虞翻的描述,毕竟没有亲眼看到效果图,听人说得这么神奇,也有些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