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不解,接过长戟,按照荀彧的要求,先以正常姿势砍了一下,然后又手持长戟中部试了一下,恍然大悟。这柄长戟是步卒用戟,只有八尺长,与人身高相近,手持末端劈砍的时候,已经能感觉到戟柲变形较大,与手持中部有明显的区别。如果是一丈八尺长,戟柲变形更厉害,几乎到了无法操控的地步。要想做出这么一丈八尺的长矛,绝不是加长矛柄这么简单,需要有更好的工艺和材料。

谁都知道矛戟越长越占便宜,可如果戟柲软得没法用,那再长也没有意义。孙策能打造出长一丈八尺的长矛,说明他的工艺水平优势明显,南阳军械闻名天下并非虚言。

“司空不是说有一些工匠从南阳回来吗,他们造不出这样的兵器?”

荀彧摇摇头。“荆州、豫州推行盐铁专卖,治铁技术是官营的,控制在孙策的手中,民营作坊没有这样能力,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

天子心情有些低落,将长戟还给郎官,向前走了几步。“令君,让令郎去做匠师,是不是太委屈他了?”

“陛下,臣以为这才是孙策的独到之处。”

“怎么说?”

“陛下,党人清议从何而起?太学招生三万人,为什么没能为国家育才,却造成了处士横议,以舆论裹胁朝廷?因为那些人读书就是想做官,可是朝廷根本没有这么多官职,学子们仕途无望,又无谋生之能,自然对朝廷失望。朝廷花费重金,却造就了一批反对者。如果提倡木学,让一部分人转攻木学,学成之后无需朝廷安排官职便可以自食其力,还能像南阳一样造出四轮马车、新纸以及丈八长矛这样的利器,于国于己皆有利,何乐而不为?”

“话虽如此,只怕没几个人愿意啊。”天子一声轻叹。“令君思虑深远,为国家不惜让令郎为工匠贱业,忠心可嘉。若人人皆能如令君一般,大汉何愁不兴。”

“陛下,君子德风,小人德草。移风易俗,导民向善,本来就是朝廷百官职责所在。臣既蒙陛下信任,为陛下参谋,自然应该以身作则。司徒杨公、司空士孙公也是如此想,只是担心引起非议太多,连及陛下,所以我等商议行而不言,且先试一试,待初见成效,再由朝廷下诏推行。”

天子思索良久,说道:“这件事牵连甚广,又与圣人教诲不合,的确要谨慎些。诸卿为朝廷分谤,朕甚是感激。”

“陛下圣明。若能辅佐陛下中兴大汉,臣等就是受点委屈也是心甘情愿的。”

天子叹息良久。“刚才在殿下,杨公说到刘备时,你似乎有些不同意见?”

荀彧轻笑一声:“陛下,臣与刘备早就认识,对他略有了解,容臣为陛下解说一二。”他把刘备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有些情况是他自己了解的,有些情况则是戏志才安排的细作打听来的。他也好,戏志才也罢,以前还没怎么在意刘备这个人。后来刘备到了长安,他们才把他提升为重点关注目标。戏志才还特地安排人去涿郡了解刘备的背景,只是时间比较仓促,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但刘备到青州以后的事,他们了解得七七八八,特别是今年刘备几次反复,他们一清二楚。

听完之后,天子皱起了眉头。“这是个反复之人,岂能大用?杨公是不是被他蒙骗了,居然如此赏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