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1页

“呵装神弄鬼,插标卖首之徒。”吴佩良冷笑一声。

赵戎习惯性的离开学馆,出门左转,返回东篱小筑。

得益于往日通宵读书的积累,与《陋室铭》激活心湖的增益,这次的大考比他想象的还要轻松不少。

眼下,只剩下午的最后一场诗赋艺考核了。

这也是本次考核的两个大科之一。

另一个大科是经义艺考核。

因为在墨池学馆传授学子的七门艺学中,诗赋艺与经义艺是大艺,剩下的礼艺、棋艺、画艺、书艺、乐艺都是小艺。

大艺的总分值比小艺高出一倍,是学子眼中的重中之重,考一门大艺抵得上两门小艺。

这种分值差距其实也是九洲儒门中各个艺学儒道的势力大小的体现。

经义儒道与诗赋儒道占主流,主修它们的儒生最多,礼艺、棋艺等四艺次之。

至于书艺,在九洲的其它书院几乎没有,是林麓书院新开的,是小众中的小众,这也是前段时间,某位兰花女先生刚刚被聘入书院时,在书院先生与士子间引起的争议源头。

只不过因为某位女先生的身份,与她在学子士子间颇受欢迎的缘故,这些争议也慢慢平息了,主要还是她安静在墨池学馆上课不再折腾,不太触及其它几门艺学群体的利益分配……

赵戎脑海思索着下午诗赋艺考核的事,一路返回了东篱小筑。

回到院子后,发现考的太快,时辰还早,烧火做饭什么的不急,于是他回到屋里,坐在桌前,取出诗赋书本复习。

其实诗赋儒道并不只是只有诗,入品诗词只是它的一部分,它还有……赋。

能够与知识浩如烟海的经义儒道比肩,诗赋儒道定然是由它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