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赤眉军和铜马军在投降刘秀之后,待遇天差地别的原因所在。
如果赤眉军的众首领都能安分守己,或许他们也可以像刘盆子一样,寿终正寝,可偏偏他们就具备不安分的因子,这是后话。
至此,在中国历史上,浩浩荡荡的赤眉起义,就此以失败而告终。这一年是建武三年,公元二十七年,春三月。
刘秀在宜阳降服了赤眉军后,并没有班师回朝,刘秀调转矛头,挥师南下,进兵南阳。
南阳是刘秀的老家,也是帝乡,堂堂帝乡,又岂能被叛军所占?吴汉和岑彭,相继在南阳作战不利,这次,刘秀便要亲征南阳。
刘秀麾下的汉军有十万,冯异麾下的汉军,有八万,邓禹、耿弇麾下的汉军,有五万,三路汉军合兵一处,总共有二十余万。
看得出来,刘秀这次亲征南阳,是下了狠心,就是要一鼓作气地击溃以邓奉为首的反叛势力。
得知刘秀御驾亲征,亲帅二十余万大军,向南阳进发,邓奉如临大敌。别看他先后大败了吴汉和岑彭,但两场战役,都不是靠着他的真实实力取胜。
打败吴汉,是靠着吴汉在南阳引起了众怒,打败岑彭,是靠着朱祐的失误。现在刘秀亲自统领大军,来势汹汹,邓奉能预感得到,接下来的战斗,将会十分艰苦。
邓奉亲帅十万大军,去到堵乡,与堵乡的董訢部合兵一处,另外,以延岑为首的汉中军,也来到了堵乡,三路兵马,组成一支十五、六万众的联军,由邓奉统帅。
至于秦丰,在被吴汉打败之后,就吓得秦丰跑回到他的南郡老家,再不敢出兵南阳。
于堵乡这里,欲与刘秀决一死战的就是邓奉、延岑、董訢三部联军。
随着以刘秀为首的汉军进入南阳,岑彭部立刻向刘秀军靠拢,两支汉军再次合并一处。
在岑彭率部到来之后,刘秀麾下的兵马已多达三十万众,其兵力比邓奉联军多出一倍。
三十多万的大军,而且还是由刘秀亲自统帅,延岑和董訢对此战的信心都不大。
邓奉军大营,延岑和董訢一同来到中军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