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8页

弄潮[校对版] 瑞根 2370 字 2022-10-23

“哼,你走他就能肯定接班?那也未必,让王烈从滇南过来,也许就是中央的一个暗示,安原干部可以交流出去,那么外省干部也就能交流进来,这才符合良性发展规律。”赵国栋摇摇头,“凤鸣他自己也应该看得到这一点,他一直在宁陵工作,中央未必喜欢这种格局,何况老凌也一样不愿意看到此种局面。”

“嗯,看来中央希望把这种交流变成一个常态性的东西,所以谭立峰就到黔南去了?”钟跃军点点头。

谭立峰年前辞去安都市市长职务,中央任命其为黔南省委常委、黔阳市委书记,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虽然黔南经济远不及安原,但是作为黔南省会城市,同时又进入了省委常委,对于谭立峰来说也可以接受,尤其是挟安都取得的成就而来,谭立峰可以迅速在黔南站稳脚跟,施展自己的胸中抱负。

“中央应该是在力图把这种变化形成定制,但是也需要根据各地的事情情况而定。不宜搞一刀切。”赵国栋一边想一边道:“安都这两年发展起来了,谭立峰功不可没,而黔阳作为西南现代化生态之都,怎样既要做到绿色和谐环保,同样又要考虑贫困地区迅速走上发展致富之路,这也是一个相当考验人本事的综合题,谭立峰若是能在这一道题上作出好文章来,前程可观,跃军,你面临的局面其实也一样啊。”

“呵呵,省长,我可没想那么多,我就一门心思怎么能让哈市老百姓的生活满意度,在我当市委书记这几年里能够有一个明显改观就心满意足了,其他我不敢奢望。”钟跃军朗声大笑。

“若为官者人人都有跃军这番心思,我想那也是百姓之福了。”赵国栋颇为感慨的叹息了一句。

钟跃军脸色一正,似乎是听出了赵国栋心中所忧,略略一想之后才道:“省长,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眼下的确有不少人寅吃卯粮,只图自己眼前政绩,罔顾日后面临困境,但中央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开始要求离任审计和征集问责延后制度,我想不敢说能够彻底遏制那种荒唐的政绩冲动,但是至少也可以起到已定的阻遏作用,随着决策民主制的不断制度话,我相信那种一言而决的现象会得到遏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赵国栋心中也是颇感欣慰,钟跃军已经成长起来了,不像往日在自己面前那样听得多,说得少,尤其是能说出属于他自己观点的时候更少,现在随着地位升迁,他的自信力也在不断增强,这是好事。

“嗯,但这会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会犯错,还会付出代价。”赵国栋点点头,目光悠远,“所以我们也要有思想准备。”

钟跃军还想述说什么,但是最终却没有说出来,赵国栋所言他也很认同,在国内的政治体制下,政绩观的变化需要由上而下的变化,但是在变化过程中却总会受到这样那样因素影响,这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为突出,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各种各样的政府豪华办公楼、大而无当的广场建筑、毫无内涵和盲目的文化艺术投入,这些现象比比皆是,虽然屡遭曝光,但是真正处理到人头上的却是寥寥无几,而即便是有那也是轻描淡写的走过场,甚至风声一过便重新启用,这已经成为国内官场心照不宣的隐秘。

“省长,龙应华要走了?”钟跃军岔开话题。

“唔,有这个传言,但是还不确定,老凌对他有些失望,实事求是地说,他在这一块上的表现不太令人满意。”赵国栋也没有遮掩什么,“我和老凌开诚布公的交换过意见,老凌虽然没有表态,但是我感觉得到,他也不太满意,所以我估计老凌会有一些打算。”

“让他到中央部委里边去?”钟跃军饶有兴致的问道,对于这个龙应华,他和赵国栋都是很看不起,但是却能博得凌正跃的欢心,但几年下来,恐怕凌正跃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了,烂泥扶不上墙,有时候的确如此。

“嗯,这种可能性比较大,老凌的意思是让卢卫红上来,曹宁则进常委,由张宏伟分管工业这一块。”赵国栋没有遮掩他和凌正跃达成的妥协,原本他是希望焦凤鸣来担任副省长,但是凌正跃在这一点上不松口,于是乎就走出了这样一个有些古怪的妥协棋局。

钟跃军默默点头,凌正跃的连横合纵之术还是玩得挺顺溜的,把曹宁拉了过去,确保了常委位置,又让卢卫红担任副省长,可以说基本意图实现了,至于说让张宏伟分管工业这一块,只能说是一个正常分工调整,钟跃军不相信赵国栋会轻易介绍这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