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页

弄潮[校对版] 瑞根 2045 字 2022-10-23

只要大方向是正确的,细节问题赵国栋倒是有些自知之明,中央部委不比下边地市,自己也不是一把手,作为副手在开展工作时还得要多考虑周全一些,尤其是需要照顾委里边其他领导的感受。

不和光同尘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锋芒毕露,也并不表示就要独立特行,怎样做到既要推进工作,又要避免过多的负面影响,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有更多的经验教训需要汲取。

化肥进出口制度的改革已经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形成文件下发到各省,这也算是赵国栋到发改委打出的第一炮,不能说是振聋发聩,但也算是打响了。

这一制度的改革影响顿显,中农集团和川元集团迅速和老挝达成了开发万象平原和甘蒙省的钾肥协议,原来这两个协议一直处于半死不活状态,主要还是源于资本的压力,而这一次进口制度一变,立即就引来民间大量资本的青睐,尤其是川元集团立即收到了多家企业抛来的绣球,和三家化工企业迅速达成了联手开发万象平原的钾肥矿,而中农集团也获得国际开发银行的支持,正式涉足老挝甘蒙省一起五十万吨钾肥生产项目。

第一百零八章 改变

搁下电话,赵国栋揉了揉太阳穴。

总算是协调好了,潘巧调回了安原省委组织部任干部三处副处长,给周益明当副手。

这种跨地区调动很忌讳,尤其容易引起一些人的关注,好在潘巧级别还不算太高,如果是正处级干部,那就真的有些棘手了。

比起在滇南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主持工作来,回安原固然算是回了老家,但是毕竟不再主持工作了,似乎这也是一个遗憾,但是潘巧自己也应该清楚,在自己离开而由商无病接掌组织部之后,实际上她已经不可能在继续主持办公室工作了。

商无病和自己关系虽然不错,但是并不意味着他可以大度到把心腹位置都让给自己原来的一系人马把持,这和私交无关,纯属工作需要,组织部里的人事安排需要符合他的工作需要。

就像方夜白一样,如果不是自己提前替他把位置安排好,只怕那个政研室主任位置弄不好也得让他一蹲好几年,现在,在干部二处处长位置上稳稳坐着,一两年内商无病都还不好动他,即便是两三年后要动他,那也得在下边安排一个像样的位置来,最起码也得比照着丁华不能差太远。

去不了玉河、曲州,稍稍运作一下,至少到红山、昭达这些地方当个副书记还是很有希望的。

潘巧不一样,她是副主任主持工作,上副处级也不久,要跨上正处级这一级她的资历年限还差一截,而且她不是滇南土生土长干部,才去滇南一年多,各方面人脉远未建立起来,而自己一走,也就宣布了她在滇南这边发展前途不大了。

不管她能力再强,不管她在部办干得如何风生水起,但是部办不比其他处室,上传下达,关系中枢,非部长贴心人物难以胜任,一个不熟悉不紧跟的干部是绝对无法担任这个职务太久的,潘巧没有想法转投商无病门下,自然就只有打走人的主意。

这一朝天一朝臣的做法虽然大家都在抨击,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又在每每上演,组织部里一样如此,所以你得承认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