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善德办公室里一出来,陈翰锋就忍不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四月的夜里还有点春寒料峭的味道,冷风钻进脖子里让脊梁都有些发凉,但对于陈翰锋来说,发凉的不仅仅是脊梁。
几年前那巨大的羞辱至今仍如尚未愈合的刀口一般在内心深处隐隐作疼,没想到自己从北光集团调到亚洲化工依然摆脱不了这份阴霾纠缠,而且这个家伙的出现可能给自己的竞逐又带来了一抹乌云。
这个赵国栋,真是阴魂不散啊!
刘善德年龄快要到点了,自己从北光集团常务董事兼首都北光化工公司总经理调到亚洲化工集团担任常务副总就是冲着亚洲化工集团总裁位置来的,本来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在掌控之中,但是这一次赵国栋的出现却又给他带来一缕不太好的感觉。
鲁文柏兼任集团副总就让陈翰锋感觉到了一份压力,鲁文柏作为化肥公司总经理兼任集团副总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在这个时候鲁文柏表现得异常活跃就不能不引起陈翰锋的警觉了。
据他所知,集团内部之前就有一些走出去的构想,而这些构想的主要支持者就是鲁文柏,只不过前期国际形势变幻不定,加上化肥价格也是起起落落,加上刘善德对自己提出的稳固供应渠道,扩大国内市场的观点也比较赞同,所以才搁置了鲁文柏的观点,但是现在看来刘善德也有些犹豫了。
第五十一章 意外助力
陈翰锋不是反对集团走出去的战略,但是在目前情况来说,对于自己所处的局面来说,却绝不是一个好主意。
他知道自己从北光集团调过来其实并没有得到国资委那边所有领导的认同,对于自己的看法从国资委到组织部那边也都有不一样的态度,不过自己总算是调过来了,而且很快就获得了刘善德的赏识,这种声音才逐渐消停下去。
但是这并不代表反对自己的声音就彻底消失了,消停和消失,这是两个概念,消停只是暂时停止,而消失则是彻底泯灭,消停就意味着只要外部因素合适,这种声音又会啸叫起来。
刘善德只有一年多时间,他自己也曾经明确表示一年多时间之后就会退下来,谁来接这个班就很耐人寻味了,虽然自己是常务副总裁,但是并不意味着自己这个常务副总裁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接班。
仅仅是集团内部就有一两个相当有力的竞争者,而鲁文柏就是其中最具竞争力的角色。
而鲁文柏提出的集团应该主动采取行动走出去,对上游资源进行投资布局,从根本上获得稳定的原料来源,尤其是在钾肥资源上更应该果断出击,这个观点在集团内部也有很大的支持力度,只不过因为前期亚洲化工在对外投资商曾经出现过一些失利,所以也让内部一部分人认为走出去风险太大,更倾向于在国内布局,比如在西海、西藏和新疆加大投资布局,而陈翰锋本人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
原来刘善德对于陈翰锋的观点一直持支持态度,虽然在国内的布局投资也一样存在较大风险,但是相较于在海外的投资来说,毕竟在国内,各方面可以通过协调规避的就可以减小许多,刘善德也倾向于这种观点,亚洲化工是企业,企业就要将投资回报,同时要减小风险压力,这合乎情理。
但是现在情况正在一点一点的发生变化,赵国栋的态度在相当大程度助长了鲁文柏代表的一派观点力量。
陈翰锋不能容忍这种局面继续下去,一旦鲁文柏的观点在集团内部得势,那么也就意味着集团可能会按照鲁文柏的观点对海外资源进行投资,拓展海外资源,那么鲁文柏本来作为中国亚洲化工的副总裁兼化肥公司的总经理必将在这一步骤中获得更大话语权,更多的资源和权力也会向他手中集中,这对于想要求稳顺利接班的自己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