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9页

弄潮[校对版] 瑞根 1887 字 2022-10-23

“还说不上,不过委里边的工作情况的确有些出乎我的预料就是了,嗯,从这一次工作分工上就能感觉到一些。”赵国栋坐进沙发里,若有所思的道。

“不太愉快?还是不太满意?”刘若彤微微皱起眉头。

“都不是,愉快不愉快在工作分工上是体现不出来的,那需要你自己日后在工作中去揣摩掂量,满意度呢?怎么说呢?和我设想的有些不一样,我原本以为委里边会安排我管地方经济和农村经济这一块,没想到却让我管了责任更重的两块。”赵国栋苦笑道:“如果换了外人来看,肯定是委里边对我重视,所以给我加担子了,但是对于我来说,担子对我越重就意味着责任、风险和义务都在增加,而你也应该了解我这个人,做一件事情就要做好,可多了,我未必就能让自己满意啊。”

刘若彤吐出一口气来,听赵国栋话语中的意思,似乎是委里边给他加了很大的担子,甚至超出了他之前的预料,这让素来自信的他都有些担心,这倒是刘若彤第一次看到赵国栋有这样不太自信的表情。

“国栋,我似乎还是第一次看到你对自己不太自信呢,我觉得你能行。”只是简短的一句话,刘若彤语气里却是充满了绝对的信任。

对赵国栋的信任源于从结婚之前赵国栋的屡屡表现。

纵贯赵国栋从花林县到西江区担任区委书记开始,几乎每一次赵国栋的工作调整都是有点背水一战的味道,花林县搞起来了,就把你安排到要死不活的西江区,上任书记留下这个腐败和保守的基业,赵国栋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能逆转乾坤,虽然不能说实现了脱胎换骨,但至少在结构上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调整;到怀庆,一个大乱后亟待大治的地区,摆在他这个常务副市长面前的那一项工作都是硬骨头,清理合金会的欠账,产业结构调整,打造新兴城市工业经济,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付出巨大心血。

也许只有到能源部这一段过渡期相对平缓,而从能源部到宁陵市,几乎是白手起家,三年时间完成鱼跃龙门的蜕变,硬生生打造出内陆第一个gd的千亿级地级市;到滇南,一年组织部长时间就能搅荡得滇南格局风云变幻,甭管外界评价好坏,就凭这点本事,那就要些人来比。

赵国栋看着刘若彤平静而又坚定的神色,不由得温和的笑了一笑:“你就对我那么有信心?”

“对你都没有信心,那我还对谁有信心?”刘若彤歪着头反问。

被刘若彤的反问弄得一怔之后,赵国栋展颜无声的笑了起来,摇摇头:“我有自知之明,这一次到委里边怕是对我这十多年来仕途工作的最大一次考验,地方上的工作经验拿到中央宏观层次上来未必就正确合理了,先前深怕领导不信任给自己分派工作少了,真正给你压担子了,自己心里反倒是有些不踏实了。”

刘若彤直视赵国栋双目,似乎要看出赵国栋话语里真实性,赵国栋显得很沉静,既没有回避,也没有躲闪,只是安静的回视,良久,刘若彤才咬着嘴唇道:“你行,我相信我自己的眼力和判断力!”

第四十一章 入局

坐在办公室里的赵国栋认真的阅读着来自五个司局的工作情况汇总。

之前虽然也曾经和国家发改委打过交道,但是主要还是和基础产业司打交道时间比较多。昆文高速公路项目时,赵国栋作为组织部长也只是出面张罗一两次,真正具体的工作还是得省里边发改委和地市州这一级的具体工作人员来跑,不过在云岭电解铝项目时,赵国栋也和现在自己分管的产业协调司打过交道,最后是通过各种手段那才算是获得了过关,使得云岭电解铝项目终于成功运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