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栋的话语来得太凶猛火辣了一些,让田永泰都觉得有些吃不消,这个时候潘巧刚巧进来,请他签字,对方可以说这话,他田永泰可不敢随便接腔,真要被部里边这些个干部们听着了,那心里还不知道要腹诽多久。
潘巧也听到了赵国栋有些犀利的言辞,不过她并不感到意外。
给人的感觉赵国栋似乎对部里边的工作能力颇为质疑,尤其是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更是难得获得赵国栋的认可,这一点潘巧是早就知道了,在宁陵工作期间市里边干部都知道赵国栋偏爱从区县起来的干部,而对市直机关各部门的干部不太感冒,即或是市直机关的优秀干部也多半要被放到基层区县去打磨一番,就像当时的市招商局长崔秀夫和市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局局长周重一样,都被搁在了一县区的县区长的位置上,很多人都认为这就是表示要重用的前兆。
不知道赵国栋的这种观点是不是源于他本人也是从基层起步的缘故,但是在宁陵这一点被坚实的贯彻了,看来到了滇南,赵国栋也把他这个观点带到了滇南省委组织部了。
而他的这个观点一旦在滇南省委组织部被确立下来,也许就将影响到这一批甚至是一代干部,那种指望坐在机关里优哉游哉的享受茶水报纸,然后背着手坐车下去晃荡一圈就算是完成了自己工作任务的干部就会渐渐被冷落,取而代之的是要想受到重用提拔,先到下边去干几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看看你是否具备独当一面或者说处理各种具体事务的良好能力,只有过了这一关,你才算是一个真正合格的领导干部。
“赵部长,工作有分工,也各有所长,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您有的要求有些过于苛刻了,而且我觉得即便是有些同志没有在基层干过,但是在现有领导岗位上一样干得很出色。”田永泰觉得不能这样一棒子就把所有人敲死,所以还是据理力争。
“我没有说他们现在干得不好,但是我觉得他们要想提升自我全面能力,要想干得更好,要想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力,就必须要到基层实打实的打磨一段时间,这是我历来的观点。”赵国栋言辞铿锵,态度也很坚决,“永泰,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组织部要形成一个制度,要主动把我们组织部干部交流出去,到地方到基层去任职锻炼,尤其是一些优秀干部具有发展潜力的干部,更要如此,不要把他们都放在温室里搁着,在基层的工作会让他们受益匪浅,我相信你自己也应该有这方面的体会才对,不能因为到了组织部也变得本位主义了。”
赵国栋最后一句话让田永泰有些不安,他的确有些替那些没有在基层工作过的干部分辨的意思,赵国栋这个观点一旦成型,进而形成制度,那么这些个干部如果想要得到提拔,那也许都不得不面临下去锻炼的考验,这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过惯了优越的机关生活,这一下子下到基层,没准儿让你到滇西北或者滇西这些市县去打磨两年,那可是真要点毅力韧劲儿才行。
“永泰,相当领导干部,如果连这点锻炼磨砺的苦都受不了,那我真要怀疑他来当领导的目的何在了?难道就是图享受讲待遇?”赵国栋笑了笑,“潘巧,把我这个观点记下来,传达给部里边各位部务委员,下一次部务会议上作为专题提出来,请各位部务委员就这个问题作评点。”
第八十三章 做人原则
看见赵国栋下车,精壮男子就走上前来一个熊抱,然后又重重的拍了拍赵国栋的肩膀,上下打量一番才宏声道:“你小子,早就知道你不简单,难怪老刘家揪住不放,咱们也算是缘分啊,东兜西转,总还是跑到这昆州呆在一块儿了。”
“呵呵,九哥,可我来了昆州半年了,这应该算是第一次正经八百和你会面吧?”赵国栋也相当高兴,“你这个驻军首领也不召见我们辖下的平民百姓?”
“我算哪门子驻军首领?要说我们才算客居你的码头才对。”精壮男子喜笑颜开,“走,进去吧,烈子都在里边等着了。”
“好。”赵国栋也不在意,“演习结束了?感觉怎么样?”
“嗯,结束了,实地感受了老毛子们的军事实力,陆军大国还是有些底蕴的,在海参崴观摩了两天,感悟不少,不过在山东半岛上咱们表现也不差,一样让老毛子大开眼界。”精壮男子露出很回味的表情,“这一趟学习差点憋死人,幸好还有这一次联合实战演习让我们开开眼界,算是一个安慰奖吧。”
赵国栋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