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页

弄潮[校对版] 瑞根 2637 字 2022-10-23

最远处隐隐约约可以见到一条河流从东南向西北注入乌江,那是翠河;而正面下方则是一条宛如碧带的江流汇入波澜壮阔的乌江,而在越秀河与乌江汇合处一面是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高楼以及密集的塔吊和工地,另一面则是一片黛色的古色古香老旧建筑群落,影影幢幢,一条乌江划开,古旧建筑群和现代化建筑物交相辉映,让人望之心旷神怡。

这张照片拍摄效果相当好,完美的将越秀河与乌江交汇处宁陵市城区最繁华最具活力的地带展现出来,而经过电脑处理后的两个隶体“宁陵”黑边红字无比醒目的屹立在江天一色处,一下子就把整个城市的气势给衬托出来了。

不过仅仅是这一幅图片还不至于给应东流和杨劲光带来多大震撼,真正给应杨二人带来视觉冲击波的是紧邻着这幅画卷的一个巨大城市立体模型。

这座城市模型基本上是按照宁陵城市规模设计制作的,明显是专业团队精心制作的水准,而且没有两三个月时间的制作,根本不可能做出来。

应东流和杨劲光都没有想到宁陵市原本只是一个单纯的人才招聘会却是花费了恁大心血,仅仅是这个城市立体模型花费就不会低于二十万元,如此精美翔实的设计加上这样完美的比例,将整个宁陵市城区状况全数呈现在面前。

应东流和杨劲光都静静站在这具面积超过一百平方米的城市模型面前,细细的观赏着。

“这大概是乌江吧,这是……”应东流眼中满是欣赏之色,点点头,伸出手指指了指注入乌江的另一条河流。

“应书记,秘书长,那是越秀河,东南——西北走向的是乌江另一条支流——翠河。”赵国栋没有吱声,看了一眼鲁能,鲁能心领神会,这是老板在给自己一个在大老板面前展示的机会,作为市委宣传部长,来为省委书记和省委秘书长做讲解,顺理成章,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宁陵市主城区就是坐落在乌江、越秀河、翠河三江汇流处,应书记,秘书长,请看,这就是我们后天将要正式竣工通车的辉煌大桥,而北边这座桥——团结大桥,和南边这座桥——东方红大桥,也将在明天辉煌大桥正式竣工同时开工建设,预计将会在后年五一节竣工通车,加上915国道大桥和安湘高速公路大桥,将会使我们宁陵主城区——西江区和东江区连接起来,融为一体,共同发展。”

“辉煌大桥,团结大桥,东方红大桥,嗯,国栋,跃军,你们宁陵这三座桥取得名字挺有意思啊。”应东流若有所思的笑了起来,“能说说来由么?”

“应书记,是这样的,辉煌大桥象征着我们宁陵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取得的辉煌成就,而团结大桥则意味着我们宁陵全市五百四十多万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而东方红大桥,则象征着我们宁陵屹立在安东地区,将要如旭日东升一般崛起,无可阻挡。”赵国栋语气中充满了坚定的自豪。

“唔,说得好,这个名字也取得好!”应东流满意的点点头,“不过,这不是你们宁陵搞的一次人才招聘会,你们如此大动干戈的搞这样一个城市模型,意义何在呢?”

这一次应东流没有点名由谁来回答,赵国栋不动声色退后半步,把机会交给了钟跃军。

“应书记,我们市委是这样考虑的,人才招聘虽然名义上是企业行为,是一个双向选择,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而人才也在选择适合自己发展和工作的平台位置,而我们觉得如果是真正优秀杰出的人才除了对适合自己的专业、职业和平台有所选择外,一样要考虑企业所在的城市给他带来的直观感受。”

钟跃军当然不会放弃这样一个在省委书记面前展示自己观点和想法的绝佳时机。

“如果一座城市虽然能给他带来一个工作和发展的平台,但是这里环境污染严重,生活设施不方便,政府职能部门办事效率低下,甚至看不到这座城市的发展的前景,我们认为这肯定会动摇和打击他们加入我们宁陵企业的信心和积极性,所以我们决定利用这一次机会展示一下我们宁陵城市风采,让前来寻找机会的应聘者不仅仅能够发现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和发展机遇,而且还要充分认识和感觉他们将要工作和生活的城市将会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不仅仅是个人工作和发展的前景机遇多,不仅仅是企业发展前景看好,而这座城市一样会带给他们和其他城市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应东流笑了起来,饶有兴致地问道:“跃军,你说说,你们宁陵和其他城市有什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