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企业也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了,市建设局和市国土局方面也在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方便和支持,比如鼓励他们建设单身员工公寓和宿舍,在土地上和建设手续上都提供最简便最合理的支持。”竺文魁介绍道:“专家楼的建设还在继续,不过现在进来的大型企业越来越多,我觉得在专家资质的甄别上还需要提高一些,当然还是要保证重点项目和真正专家的需要。”
“这还不够,文魁,你这是点,不是面。”赵国栋似乎是在斟酌着言辞,“我看过一些资料,说一座城市的宜居状况直接决定着这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而宜居是指什么?良好的社会治安状况,方便高效的公用设施体系,比如交通、教育、医疗,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良好的城市公民道德素质,优美的城市社区环境,合理的房价……”
竺文魁意识到了赵国栋要说什么问题了,合理的房价这几个字一出口,他就知道赵国栋今天要和自己谈什么问题了。
房价问题不是宁陵一座城市的问题,而是全国性的问题,竺文魁不相信赵国栋不清楚这个问题,从人才吸引力延伸到房价问题上来,竺文魁觉得赵国栋找的这个理由的确有些牵强,如果真的是人才,无论宁陵房价怎么长,那么人才所得到的薪资水准也是足以支持他们在这里买一下一套像样的住宅的。
看见竺文魁嘴角浮起的那一丝微笑,赵国栋也不禁哑然失笑,这家伙总是能看穿自己的一些东西来,当然自己也没有打算瞒对方什么。
“文魁,你不用露出这副神色,今天我就是要和你谈谈我们宁陵的房价。”赵国栋莞尔一笑道。
“赵书记,现在这股子房价涨势,不是哪一个人甚至哪一个政府能够扼制下来的,我不行,你也一样不行,那是徒劳,既然国家要搞住房改革,实现住房商品化,而现在城市化进程还在不断加快,那么城市房价上涨就不可避免。”竺文魁耸耸肩,很平静的道。
竺文魁意识到这可能又是一场艰难的争执,有没有结果,还不知道,但是在这个问题上,竺文魁已经琢磨了许久,也查阅过很多资料,颇有些心得体会了。
第二十八章 峥嵘
赵国栋当然知道在这个问题上竺文魁是很有发言权的,作为主管国土、规划、城建和交通的副市长,这么几年来浸淫于宁陵城市建设发展,竺文魁对于宁陵城市化进程以及带来的种种利弊他是了如指掌。
城里哪一片区域的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哪一片区域的环境整治情况,哪一片区域的地价房价,哪一片区域的特色功能,竺文魁都是了然于胸,在怎样应对高房价带来的冲击,赵国栋需要这样一个熟知情况却又颇有见地的人来替自己出谋划策。
虽然竺文魁一来就给自己泼冷水,但是赵国栋并不在意,这本来就不是容易的事情,真要简单容易,他也不需要如此郑重其事的招来竺文魁商量研究了。
“文魁,你说的我都知道,实际上我们政府也在从中受益,是不是?”
赵国栋嘴角浮起一抹有些怪异的笑容,看得竺文魁心中也是一抖,每当有这样表情出现的时候,竺文魁就知道这位市委书记就有重大决策要出炉,而且是那种不容违背改变的决定,可是要和房价博弈,无论是谁,哪怕是省委书记那也是力有不逮,这一点难道如此聪明睿智的他还不清楚么?
“赵书记,这不容否认,何况这其实也是中央对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日趋陷入枯竭和困境的一种变相补偿,中央把好的税源都拿走了,剩下的都是零散货色,但是在社会保障义务却全数丢给了地方,而且地方还要发展,用财政这根杠杆来撬动已成必然,可是财政如此孱弱,怎么办?总得给地方政府一条活路啊,发展房地产业,让土地出让金来填补地方财政的窟窿就成必然。”
竺文魁斟酌着言语,他希望提醒和告诫对方,不要高估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