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开始吧,你先把各省市区报上来人选简单介绍一下,情况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了,其他几位同志具体把各省市区委呈报这位同志的理由做一个详细阐述,以便于大家能够更深入透彻的了解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诸贤微微颌首。
介绍都是平铺直叙,不带任何感性色彩,个人的优缺点,各省市区委报上来的意见里也介绍得相当客观,基本上没有什么值得争论的东西,但是谁都知道这不过是最表面的东西,深层次的对抗还要等一阵才会真正爆发出来。
前面几个人选都没有什么悬念,基本上一晃而过,还真有点走程序的味道,一直到最后两位。
“关于安原省委推荐赵国栋同志这一人选,我觉得需要商榷一下。”凌正跃沉吟了一下,似乎是在酝酿言辞。
“哦,正跃,那你说说你的看法吧。”诸贤悠然道。
“部里的意见精神很明确,此次增补常委主要是针对经济发达地市一把手,而作为参考指标应该是去年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状况,但是据我所知赵国栋担任市委书记的宁陵市去年在安原省gd排名第六,只能算是中游,我无法理解安原省委怎么会在这一点上出现如此偏差。”凌正跃态度坦然。
“另外,我也对这位推荐人选如此年轻感到意外,我并不是否定年轻干部的工作能力,但是这位宁陵市委书记年仅三十四岁,担任宁陵市委书记刚刚两年时间,我也看了看他之前的经历,担任过一年多市长和在能源部某司担任了半年司长,诸位,也就是说他担任厅级干部时间前后加起来也不过四年,我个人看法似乎不太符合进入省委常委的条件。”
第八十六章 舍与得
凌正跃并没有用反问或者惊讶等夸张语气来加强说服力,但是正是这种很平静坦率的语气更能说明他对这个人选的强烈质疑,熟悉他的人都清楚,这是他对这个人选坚决反对的明确昭示,这让包括诸贤和张若谷在内的几人都有些不安。
作为常务副部长,他的态度可以说相当重要,即便是没有所谓否决权,但是诸贤却不得不认真考虑他的态度。
其他人都保持了沉默,似乎是在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嗯,正跃部长问得很好,不过安原省委报上来的人选既然如此明确为赵国栋同志,那么他们的理由是什么?”诸贤不动声色的瞟了一眼坐在对面的中年男子问道。
“根据安原省委呈报的意见,他们认为赵国栋同志在担任宁陵市委书记期间工作成绩特别突出,去年宁陵经济增速夺取了全国之冠,gd和财政收入都实现了一年翻番,而且今年在全国全省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情况下,宁陵增速已经保持高速增长,宁陵经济具有相当明显的可持续性和高增长性,所以他们一致决定推荐赵国栋同志。”
凌正跃眉头一皱正欲插话,却没有想到诸贤目光一抬,投向了张若谷,“若谷,你的意见呢?”
凌正跃硬生生收回已经到喉咙边上的话语,瞧瞧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压下内心的不悦。
“诸部长,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相信安原省委的判断力,相信作为地方上的党委肯定比我们对他们省里的情况了解得更加熟悉更加深刻。”张若谷淡淡的道:“刚才老朱不是也说了,安原省委推荐这个人选就是因为宁陵在此人担任市委书记期间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宁陵奇迹,我记得《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都有专版刊登号称‘宁陵虎’的这座城市发展轨迹,甚至还引起了一些热议,再加上在今年中央宏观政策调控之下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我想安原省委应该是基于此种原因才会推荐这个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