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文魁没有给郭川绕什么圈子,只给了他一句话,如果宁陵市里这几个项目能够在省政府办公会上过关,一切都可以谈,甚至可以谈及更具体的东西都没有问题,现在这点事儿不过是小case,餐前点而已,但是如果过不了,那就不好说了。
在这点上有时间限制,按照赵国栋的意思,三月底之前省政府那边必须要搞定过关,报到国家发改委这边,这样他也才能有足够的时间来跑国家发改委这边,时间不等人,要真的等到全国性的宏观调控风暴全面铺开时,那难度就更大了。
话虽然说得很隐晦,但是竺文魁相信对方应该明白其中含义,他还不清楚这个郭川究竟有多大能耐能够左右省政府那边的风向,但是既然赵国栋和钟跃军都如此重视此人,自有其道理,他也不敢怠慢。
按照赵国栋的交待,其他工作都得一样推进走,要把这些个视为省政府和国家发改委已经通过来推动,足见赵书记对这项工作的志在必得,就算是省里边过了关,国家发改委乃至国务院那边也是一个大坎儿,估摸着赵书记这一次党校学习之余的闲暇时间都得花在怎样打通国家发改委这边的关节上。
这年头,要干成一件事情也真不容易,不但也挖空心思琢磨上边意思,遇上硬骨头还得动用各种关系来攻关运作,处于这种环境下,你就算是心有不甘,还不得不这样做,大环境使然,你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第三十三章 筹谋
钟跃军听完竺文魁的汇报之后半晌踌躇不语。
中央宏观调控的信号越来越明显,他从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那边获得的消息也告诉这一波调控势头相当猛烈,可以说是中央下了决心要刹住目前经济过热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现象,各省主要领导都收到了来自中央高层的清晰信号,相信没有谁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擅自开口子。
郭川是什么人钟跃军他当然清楚,但是秦浩然敢于冒这样大的政治风险来为他这个小舅子谋这些微末之利么?在钟跃军看来显然不会,秦浩然是个政治人,一切利益必须要符合他的政治需要,谁也不能跨越他的这一底线。
除非有来自上边的明确信号。关于这一点钟跃军也在电话里和赵国栋交换了一下意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赵国栋同意认同自己的观点,表示他会在京里想想办法。
钟跃军不知道赵国栋准备想什么办法,但是既然赵国栋敢这样说,肯定也是要有一些动作的。
“老竺,市里边已经研究过做出了决定,而且赵书记也有了明确意见,我看这边准备工作还是不能搁下,该开展起走还得开展起走,赵书记在电话里还专门叮嘱不能拖延不能放慢,我想他既然这样说肯定有他的想法,或者说有把握,虽然我也觉得现在风声很紧,但是有时候风声最紧的时候也是酝酿着机会,我们不能拖后腿。”
“钟市长,可是我要提醒一下,很多工作一旦全面启动起来,再要搁下来那可就损失大了,这很多工作都是城投集团在先期推动,虽说不至于遭遇索赔,但是这损失也是咱们市里边自己的啊。”竺文魁忍不住提醒一句。
“嗯,我知道,所以我不也在做难么?”钟跃军叹了一口气,“你让城投集团在方向上稍稍做些调整,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心和几条道路的前期准备工作可以力度再大一点,东寨机场项目上,适当平稳一点,我估计赵书记在京里也一直在运作这事儿,很快就会有声音出来,到时候基本上也就能看到一点风向了。”
“那好,我安排一下。”竺文魁点点头,“赵书记的意思是想请省里边主要领导实地来我们宁陵看一看,了解一下今年我们宁陵前期发展情况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对我们宁陵经济发展的束缚制约,这样可能有助于他们客观掌握我们的实际情况。”
“我知道,赵书记的意思是想要帮省里边下决心,可是光是这么看一看能有用么?”钟跃军苦着脸,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