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栋耐心的解释着,“而原来我们的市场零散单一,鱼龙混杂,极不规范,现在组建了股份公司,就可以把这个市场好好的规范起来,力争打响我们宁陵的专业市场品牌,让我们宁陵电力电气设备和材料制造产业的影响力进一步向周边省市辐射。”
韩度和韩冬都认真的听着赵国栋的介绍,两人都感觉到赵国栋在担任一年的市委书记之后,看待问题已经有了不同的角度和深度,这种变化并不明显,但是越是不明显,就越说明他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这不是一觉醒来就脱胎换骨,那不现实,也不是真正的观念思想转变,只有在工作中的自我调整自我塑造,才是真正的成熟。
“一个专业基地固然重要,但我更看重这两个人表现出来的敏锐观察力和敢为天下先的作风,一个负责引进江浙资本,一个沉下去串联撺掇本地商家联合起来入股,表现堪称完美。”赵国栋笑了起来,“韩部长,恐怕我还得替他们呐喊两句,等到时机成熟,宁陵市委会向省委建议让二人加挂市长助理职衔。”
韩度笑了起来,搁下筷子,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国栋,你还不死心啊,处级干部你们市委市府有决定权,市长助理虽说不算正式的副厅级干部,但是也需要经过省委组织部部务会议通过,而且也要报苗书记同意,你们这是真要和苗书记对着干?”
“哪儿能呢?韩部长您可别给我们宁陵市委扣大帽子,上次我像苗书记汇报这项工作时,他也只说先看看,并没有一口封死。”赵国栋赶紧道。
“哼,国栋,你小子还是收敛些吧,因为抗击非典工作苗书记对你印象很不错,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他是不太赞同的,我先把话撂在这儿,我这边没问题,但是如果你要把那两位加挂市长助理职衔,一来需要等试用期结束,二来最好还是要取得苗书记支持,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这一点必须要做到,我这是为你好。”韩度语气很沉稳,听不出多少情绪波动。
赵国栋心中微微一动,韩度和苗振中之间的关系他暂时还不好揣摩猜度,两人搭档时间不算太长,而且也没有什么迹象表明两人关系密切或者不睦,就像是一种纯粹的工作关系,但是安原历任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和组织部长都是面和心不合,从季成功时代的杨天明vs潘援朝,宁法时代的燕然天k戈静,现在又是苗振中对阵韩度了,也不知道韩度这番话里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
第一百一十六章 谋事在人
赵国栋没有多言,只是会意的点点头,却是在思索韩度的提醒意味着什么。
苗振中观点历来稳健,再说难听一点,就是趋于保守,虽然自己在他印象中不错,但是并不代表他会在一些他认为正确的观点上让步,这种人往往自视甚高,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就一定要坚持到底,甚至连主要领导打招呼,他也未必会完全买账,一样会坚持自己的意见,杨天明如此,燕然天如此,苗振中亦是如此。
如果作为一个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在什么事情上对一把手都是唯唯诺诺言听计从,而没有自己的原则,甚至随意屈从于外界压力,那这个党群副书记就是不合格的,这是作为分管党群副书记的基本准则。
这倒是一件难事儿,连一把手意见都敢质疑的角色,自己还能做得通他的工作?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韩冬知趣的把话题岔到了一边,谈及老家蓝山市人事调整,祁予鸿已经调任省政协副主席,而现任蓝山市长兼任了市委书记。
赵国栋心中微微一动,韩冬还真是善解人意,来之前还专门问了问自己找她二叔是不是还有其他工作,他也很坦率的说想要了解一下省里是不是有其他人事变化,韩冬也是闻弦歌而知雅意,知道自己大概是想要为宁陵干部谋出路,这个时候便有意拉起这个话题。
“予鸿书记也是求仁得仁了,总算是上了副省级,现在蓝山蔺市长兼了书记,怎么没见省里安排代市长人选呢?”赵国栋也不偏题,直奔主题。
韩度立时理会到了赵国栋的意图,瞪了赵国栋一眼,“省里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确定,蓝山近一两年来发展只能勉强称得上是平稳,尤其是上次委员长来视察,我听说东流书记对蓝山工作还是有些看法,祁予鸿能到政协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安慰奖了,蔺采儒年龄也不老小了,资历摆在那儿,升任书记也是情通理顺,只是看样子省里想要一个在搞经济工作上敢于锐意创新的角色来担任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