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页

弄潮[校对版] 瑞根 2549 字 2022-10-23

钟跃军心中微微一凛,这家伙看似从不过问江东新区的具体建设工作,但是似乎啥都知道,心里透亮着呢。

江东新区建设量巨大,一些市政建设工程也开始陆续启动,除了市建设口的几家建筑企业外,一些外地建设单位和建材商也大举进入宁陵,竺文魁早已经叫苦不迭,说干事儿不怕,就怕这样那样的关系找上门来,弄得他招架不住,别说竺文魁,就连自己不也是一眼被来自四面八方的打招呼、说情的电话搞得晕头转向。

这是好事儿,也是坏事儿,就看你如何把握一个度,钟跃军在建设行业中浸淫多年,也知道其中分寸,确定一个底线,超越这个底线,咱就不干,底线以内的东西可以酌情考虑,有些关系于公于私都不能得罪,只要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不仅仅涉及江东新区开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里的企业大规模建设一样吸引了不少人目光,一样也有不少人来打这些项目土建和建材方面的主意。

这原本应该是业主自己的活儿,但是有些业主一来在本地情况不太熟悉,二来也需要协调好和地方上关系,所以对于政府部门推荐的建设单位一般都不会峻拒,只要条件许可,他们也乐意交由地方政府推荐的单位来接手,这样也便于在建设过程中能够得到地方政府各方面的支持。

“赵书记,这可是个烫手活儿,老竺已经几次找我叫苦了,虽然我们在大的方面都坚持了招标制度,但是像有些具体零碎的临时项目,以及一些较为简单的土建,又要照顾地方上的一些实际情况,所以就不得不酌情考虑。”钟跃军叹了一口气,“就怕有些人借题发挥,扭着一些事儿不放啊。”

“有些事儿,只要不超出原则,你可以交待老竺看着处理,只要他自己干净,就不用担心,老全他是纪委书记,当然想要在这方面出成绩,也正常。”赵国栋轻轻哼了一声,“我和老全也专门交换过几次意见,我的意思是,与其你一门心思防贼一样的盯着这些东西,不如就让纪委和监察局派员介入项目,随时抽查调阅,市委市府赋予你们这个权力,这样防患于未然,难道不也是一种工作创新?非要到事情出了之后,把人给丢进去,才算是成绩?”

“那老全怎么说?”钟跃军也来了兴趣。

“他说他考虑一下。”赵国栋淡淡一笑:“我看他是有些走火入魔了。纪委工作也是要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来,三讲讲什么,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我觉得作为领导干部来说,讲政治就是关键!工作的目的就求发展,你忽略了这个核心,一切都无从谈起。我提醒他,纪委工作不要独立特行,不要哗众取宠,不要卖直取忠,这其实就是一种庸俗的政绩观。”

三个不要让钟跃军也听得痛快无比,不要独立特行,不要哗众取宠,不要卖直取忠,这三句话全力致听到不知道要作何感想,怕是像鞭子一样抽在对方心上吧。

这个家伙真他妈是个另类,在钟跃军看来纯粹就是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角色,整日带着有色眼镜,像条狼犬一样瞪视着每个进入他眼帘中的人,对于江东新区开发建设,这个家伙也在常委会上叫嚷着人人要过反腐关,防止领导干部堕落下水,在钟跃军看来这家伙现在似乎有点图穷匕见的味道,被赵国栋给狠狠一棒之后被敲懵了,有点找不着北的感觉。

“赵书记,你说得对,我觉得老全现在就是有点这种意思,我也和他谈过,提醒他不要总是戴有色眼镜看人,要相信我们绝大部分干部的基本素质,当然我不否认干部队伍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什么纪委不多在预防防范上做文章,却乐于在出了问题之后才来亡羊补牢呢?”钟跃军也是感叹不已。

“这大概和他的工作经历有些关系,长期在省纪委里办案让他见惯了太多阴暗面,所以也就下意识的有种这种错觉,当然这也和我们现实环境中出现太多的贪腐事例有关,我也和他认真交流了两次,希望他能正视工作中存在的方向偏差和不足,在后期工作中能加以弥补。”赵国栋目光炯炯,“我们面临着一次旷世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宁陵的发展必须要在这个机遇期里实现质的飞跃,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方面,要让我们的社会事业发展也一样要伴随经济腾飞而发展。”

“赵书记,我们宁陵底子太薄了一点,虽然我们紧赶慢赶,但是总还是感觉与前面几位的距离似乎有点越拉越远的味道,我们去年下半年增速赶了上来,全年拉平达到百分之二十二,但是还不到200亿,可是除开安都不说,从第二到第七,几个市产值都已经超过四百亿了,高的更是达到了五百多亿,永梁更是惊人,一下子就跳到了第二位,达到了550亿,这差距实在太大了。”钟跃军有点心有不甘的味道,宁陵底子太差让他总有一种壮怀激烈却又壮志难酬的感觉。

“跃军,不要气馁,咱们发展不算慢了,毕竟咱们俩才来一年,第一年算打基础吧,今年我估计咱们弄不好就能破三百亿!下半年几大项目都要竣工投产,这带来的拉动效应马上就会显现出来,怀化为什么发展这么快,不就是和讯科技、精英科技、仁宝电子以及广达制造几大项目带来的拉动作用么?”

赵国栋气势昂扬,一副不甘示弱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