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可凡是省政府副秘书长鲍还山介绍给舒志高的,舒志高从蓝山过来,除了带了一名司机之外,其他人都没有带,孤家寡人,能有一个熟悉宁陵情况的内部人士自然求之不得,何况这还是自己好友鲍还山介绍的。
曾可凡在市政府副秘书长里排序也是排到了倒数一二位,谁也没有想到在市政府秘书长康向阳到省委党校学习期间,舒志高却指定曾可凡主持市府办的工作,这一段时间里外出也是带着曾可凡,让无数人跌破眼镜,也不知道一直郁郁不得志的曾可凡怎么会和舒志高这个蓝山来的外来户拉上关系。
“他和祁予鸿关系怎么样我不想细究,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他不是祁予鸿的嫡系。”舒志高微微笑了笑,“不是祁予鸿的嫡系,那就足够了。”
“噢?”曾可凡有些惊讶的扬起眉毛,他不知道舒志高怎么这么确信赵国栋和祁予鸿之间的关系。
“昨天组织部送来一份文件和征求意见书,文件是省委组织部行文下发的,关于各市地经济发达区县委书记进入常委的意见,严立民来征求了我的意见,他们建议推荐的对象是史来禾和黄昆。”舒志高将苹果放在自己鼻尖上享受般的嗅着。
“曹集的发展赶得上花林么?我看差得远,虚架子拉得够大,黄昆也列入推荐对象,我不知道严立民他们考察对象的标准是什么?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一年没有引进一个像样的项目,黄昆年龄已经接近五十,姑且不论他的能力,这样年龄的干部也不符合省委的推荐意图。”
“省里边让经济发达区县委书记进入常委那是为了更好的发挥本地区的龙头示范作用,不是用来给什么人的上级别的,我想我们有些人思想还停留于七八十年代的老传统观念中。”
曾可凡默默的咀嚼着获得的信息,史来禾是祁予鸿的绝对心腹,当初自己就是和史来禾竞争曹集县县长失败之后被放逐到市府办一坐就是四年的冷板凳,现在史来禾已经是市委常委最有利的竞争者了,而自己却还在市政府副秘书长的位置上苦苦挣扎。
第九十六章 微妙
舒志高显然对严立民提出的推荐人选不太满意,作为新来的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论理他不应该如此之快就和祁予鸿和严立民他们发生矛盾,隐忍一段时间等到人大选举结束之后应该是一个比较稳健的做法,只是舒志高今天的表现却有些不像准备那样做。
“曹集经济发展势头还是不错的,仅次于花林,打造成为全省中药材基地这个口号还是相当响亮的。”曾可凡不想给舒志高留下一些自己对史来禾有偏见的印象,所以还是相对客观的道。
“是么?我去看了所谓的中药材种植区和中药产业园,产业园里也就只有两家制药企业成规模,情况都不景气,虽说企业盛衰也是正常,但是这个中药产业园就两家稍具规模的药企,我问了问,产值和利润都不尽如人意,究竟是国际国内经济大气候问题还是企业发展路子出现了问题?我问史来禾,他也语焉不详,只说是多方面原因,中药产业园企业都不景气,你还能指望中药材种植能给农民带来多少增收?”
舒志高摇摇头,“玩噱头可以理解,但是县委县府你还是得有针对性对自己辖区的家底摸清楚,怎样对症下药促使经济发展,而且也不能一棵大树上吊死,中药产业不景气,你县委县府有什么打算,准备怎么动作,还有没有其他支柱产业,我看曹集方面也没有多少头绪或者说没有长远打算。”
舒志高的这一番话让曾可凡意识到对方对曹集印象可谓很糟糕,这一个月来的摸底,这位舒市长可是看得够细,每到一地,必选最好的开发区或乡镇和最差的乡镇看一看,摸摸乡镇状况的底,必选全县最大的国营或集体企业和最具活力的私营企业一看,时间抓得紧看的东西却不少,这一个月下来,心里边大概也有些底子了。
“今年上半年我们宁陵经济增速排在全省第八位,处于中游,应该说局势还是相对平稳……”
“可凡,相对平稳这个词语对于我们宁陵来说那也就意味着越来越落后,安都我们不说,像绵州、建阳、蓝山、宾州这几个市随便哪一个市的经济总量都是我们宁陵的两倍以上,而现在增速都比我们快,如果我们还觉得发展速度站在中游就能行,那我们只能被越甩越远!”舒志高将头靠在椅背上,“像我们宁陵这样低的基数,如果发展速度不能站在前三,那就是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