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日后随之而来的房地产开发大潮中,和市政府保持密切关系无疑可以取得绝大的优势,无论是拿地还是开发上只要获得那么一点优先权,那获取的利润将远远超过现在付出这一点代价的百倍甚至千倍。
在赵国栋看来天赋公司要想在最短时间内成长为安原省内的建筑房地产巨鳄那就只有采取超常规发展手段,兼并和与政府利益挂钩是目前最简单有效的手段,而帮助政府接受经营不善的企业则可以两者兼顾。
至于说五建司人员素质和老化问题,赵国栋建议采取多种步骤消化,一是在职培训,提高素质;二是提前退休,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三是采取激励机制来调动积极性。
虽然赵国栋在公司中代表最大股东,但是赵国栋也早就申明不干预公司日常运作,即便是在这个影响到公司日后发展前景的问题上,赵国栋依然表示一切都杨天培来决定,他只是提供他自己的看法和思路。
“国栋,虽然你说得很有些道理,但是我觉得这后续房地产市场是否能像你所说的那样火爆还有待于观察,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守国家政策宏观调控的影响相当大,我们这样贸然将主要精力转移到房地产行业中,我觉得不太妥当,至少目前我觉得应该保持继续以建筑业为主业,尤其是与政府保持密切关系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这个优势进一步扩大我们安都市建筑市场上的份额。”
“培哥,扩大份额的目的是什么?”赵国栋耐心解释,“那叫做大。可是企业光是单纯做大是不够的,甚至有些危险,架子大了,盘子大了,如果人才和机制上跟不上,那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只会下降,这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咦,你小子不是一直在鼓励我做大么?公司能两三年就膨胀成这样还不是你小子一直在撺掇着我这么搞?要以我的想法,根本就不会采取这样激进的策略,稳扎稳打才是我的初衷,这会儿你倒又来说做大不对了。”杨天培笑了起来,“老古,你说这家伙是不是得了便宜又卖乖?”
古志常也只是笑笑,却不插言,他知道以自己现在的眼界目光已经远不能和杨天培和赵国栋相提并论了,他自己很有自知之明,能够保持着在天孚公司现有股份不断增值已经是很满足了。
按照现在天孚公司的资产规模来算,他当初的投入至少已经增值几十倍,当初一咬牙卖掉老宅投入到这里边无疑是他人生最大一次赌博,但是事实证明他赌对了,两三年翻几十倍,就是卖毒品也没有这么高的利润,而自己当初之所以选择入股天孚公司,就是看好了赵国栋眼界眼光和杨天培的人品作风。
“培哥,那不一样,我是提倡做大,但是前提是在作强的前提下做大!”赵国栋抿着嘴咂了一口酒笑道,柳浪春这种不入流的酒在安都市里的知名火锅店里根本就找不到卖,这还是赵国栋专门出钱让服务员去替自己买来一瓶,他就是想要品味一下两年多年前创业时的滋味儿,“作强是什么?那就是企业的盈利必须要保持高水准!建筑行业虽然现在看起来还行,但是它在日后几年里的利润率将远不如房地产行业,这一点我可以肯定,培哥,相信我没错!”
第五章 雏形
杨天培默不作声的斟酒小酌,赵国栋对房地产行业的持久热心丝毫没有因为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有丝毫改变,甚至更急切和热烈了,他甚至能够感觉到赵国栋当初为什么急切这么热切的催促天孚公司成立不断的兼并和快速扩张的目标都是冲着房地产行业而去。
房地产行业就真的那么令人垂涎么?至少现在看不出来。在某种程度上房地产行业还属于一种卖方市场,看看房地产企业那些销售们,无一不是四处翻动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着每一个具有购买可能的身边人,杨天培实在不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变成这样企业的老板。
“培哥,我承认你在公司经营和业务运作的能力上无人能及,我更不能和你相比,但是请相信我的眼光。”赵国栋要知道在这个时候想要说服杨天培并不容易,这也难怪,就连经历了海南和北海这些地方房地产行业的崩溃,任谁都谈房地产色变,现在天孚公司做建筑经营得如此出色,却非要跳进房地产行业这个深不可测的污水坑里,实在令人费解。
“国栋,不是我不相信你,我若是不相信你,当初我们也就不会合伙,而我这两年也不会按照你确定的原则一步一步走过来了,相信老古也是如此。”杨天培终于开腔了,“但是你要知道我们现在背负着数百职工的身家性命,一步踏错就有可能万劫不复,作企业不可以不讲良心和责任,把这样一个企业搞垮,丢了我们自己的身家事小,这么多跟随我们的职工却无处可去,最终又会被踢向社会另寻出路,我于心不忍啊。”
稳健而坚执,这是杨天培最大的优点,也是一个不小的缺点,他是一个绝佳的总经理人选,但是却不是一个敢于开拓创业的董事长,幸好目前这个公司能够说服他的还有自己,赵国栋心中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