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柳道源又给自己打电话,蒋蕴华又谈及自己观感,柳道源却在电话中笑着告诉自己不要被他表面假象所迷惑,说这个家伙一旦张扬起来那就有得自己受的。不过蒋蕴华倒不以为然,年轻人有点性情脾气也是正常,若是二十来岁就和自己这个年龄的人一样像个小老头一般,那这种人也没啥发展前途,收放自如那才是本事。
“呵呵,小赵你也别这么拘束,我听老柳说这可不像你的性格啊,太过于循规蹈矩那就没有了一点年轻人的朝气了。”蒋蕴华笑了起来,“年轻人太过于飞扬浮躁固然不好,但是也还得有点冲劲儿有点闯劲儿才行,按部就班墨守成规也不是我们党对干部的要求啊。”
“谢谢蒋书记的提醒,我在日后工作中一定注意把握尺度。”听得柳道源把自己的老底都给蒋蕴华交待了,赵国栋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脑袋。
“小赵,我看你刚才眼睛就盯着我这花瓶看,莫非你也对这方面有钻研?”蒋蕴华随口问道。
“蒋书记,钻研谈不上,不过我自小对这些东西就感兴趣,只是工作后因为时间缘故才慢慢没怎么揣摩了,今天看到蒋书记这也摆了一具青花,所以就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赵国栋老老实实的道。
“哦?你也认得我这具康熙青花?”蒋蕴华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得意,若说是别的蒋蕴华也没啥兴趣,但唯独谈及这玩意儿他却兴趣浓厚得紧,只可惜整个宁陵地委行署中也没有谁对这玩意儿感兴趣有钻研,宁陵地方上懂这一行的他蒋蕴华又不敢随意结交。
“康熙青花?”赵国栋心中暗自苦笑,嘴里却有些犹豫着沉吟起来。
第四章 见微知着
“怎么,有啥问题么?”蒋蕴华也很敏感,立时就觉察到了赵国栋犹疑的神色。
“嗯,蒋书记,我先看看吧。”赵国栋小心靠近花瓶,仔细观摩起来,而蒋蕴华也忙不迭的蒋周边射灯打开。
这是一具青花玉壶春瓶没错,但是不是康熙朝的青花,这就需要考究了。赵国栋小心翼翼的捧起春瓶仔细察看,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末稍,蒋蕴华也耐心的蹲在一旁,两人就这么一蹲十分钟,赵国栋一点一点蒋春瓶上下看透,又仔细的在灯下观察了一下釉色。
“怎么,小赵,你觉得这是赝品?”蒋蕴华真有些沉不住气了。
“嗯,蒋书记,您这货哪儿来的?”赵国栋点点头,问道。
“有几年了,一个朋友送的,那时候这玩意儿也不值钱,我也就是捡着这玩意儿才开始好这一口的。”蒋蕴华脸色有些难看,若真是赝品,丢脸不说,还在这摆放了多少年,虽然没有人能认得出来,但也保不准有人识货认出来却不好说呢?
“蒋书记,这玩意儿全称叫青花缠枝莲玉壶春瓶,也是咱们中国瓷器最传统的造型,撇口,舒颈,垂腹,圈足,青花绘蕉叶纹、如意云纹、缠枝莲纹,风格也是康熙朝风格,但不是真正的康熙青花。”赵国栋沉吟着一字一句的道。
“不是康熙青花?”蒋蕴华表情已经恢复了一些正常,点点头,“那就是赝品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