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8页

太子的话落到张万铭的耳中,即便是习惯了他人的恭维,也让他变得极为激动,甚至不由自主的生出了知己感。

“太子殿下如此褒奖在下,实在是在下的荣幸。”

再一次深揖后,张万铭便请太子往前走去,一边走一边介绍道。

“太子殿下,自从咱们大明的军队用热气球炸了靖南,这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热气球,在下寻思着这热气球的用处肯定不只局限于此,既然能投炸弹,那将来的用处肯定更多,所以才和几个朋友一起成立了这个‘飞天协会’资助大明的学者研究包括热气球在内的一切可以用来飞天东西,研究它的新用途。”

当然张万铭并没有说,他之所以会突发其想提及这些是因为他知道这一切可以给他带来什么。

可以给他带来前所未有的声望!

第580章 投资未来

在另一时空的历史上,热气球要等到百年后,才被法国造纸商孟格菲兄弟发明。不过在随后的百年间,受限于技术以及氢气球、飞艇以及飞机的先后发明,热气球的发展速度一直极为缓慢,二战以后高新技术使球皮材料以及燃料得到普及热气球成为不受地点约束、操作简单方便的公众体育项目。

但是在17世纪的末的大明,热气球的技术已经率先成熟起来,这完全得益于诸多技术的应用。尽管受限于球皮材料、燃料技术等限制,根本无法同另一个时空相比,但在这个时代,大明的热气球无疑是领先于世界的,或者说,根本就是这个时代所独有的,即便是周国、秦国、桂国等诸夏大国都有热气球,也无法改变在气球技术上,大明的领先地位。

当然他们制造热气球的很多部件都是从大名进明的。而在他们之外的欧洲。即便是最喜爱科技的君王,对于热气球也没有什么兴趣,毕竟现在的欧洲无法同后世相比,他们被贫困和混乱所笼罩着。

至于在大明,一边是人们并不知道热气球到底能够派上什么用场,但是仍然不妨碍他们对于热气球的兴趣,一方面是对飞天的渴望。而另一方面是因为充足的财力,使得人们愿意在这些看似没有什么用处的科学上进行投资。

而兴乾二十二年四月的热气球在军事应用——轰炸,更是直接颠覆了所有人对热气球的认知,毕竟,过去许多人都认为热气球是“大而无用的废物”——风大了不能飞,风小了飞不走,看似能够控制航向,可实际上也是听天由命,如此种种,热气球在大多数时候,于人们眼中,也就是满足一下人们的好奇心,满足人们的登高的念头。

在绝大多数时候,人们之所以愿意投资建造热气球。也仅仅只是因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天空的向往而已。

除此之外,他就再也没有了其他的用处。

可是靖南的轰炸改变了一切,让人们第一次看到它的潜力。看到了那个玩具似的热气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挥了超出人们想象的作用。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