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水军按照之前的经验认真操作,加上他们是顺流,很快就把船速加到很可观的程度。刘整看到对面宋军的反应好像颇为迟缓,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吓住了,见到刘整水军这么快速冲锋,他们竟然离开了深水区向着岸边的浅水区行进,大有对蒙古军避其锋芒的意思。
很好!刘整心里面想。既然对手有些怂了,就该蒙古军发挥‘稳’的优势。那就是稳定开炮,不求击中对方,只求大乱对方的阵型。
而‘稳’之后就是‘狠’,趁着宋军混乱之时快速靠近宋军,在近距离开炮。
用了这‘快、稳、狠’的三字诀,刘整这些日子以来的水战基本都是胜利。
‘嘭!’‘嘭!’刘整对面的宋军开火了。
冲在前面的蒙古军船被一枚炮弹击中船身中央,那炮弹直接在船身上砸出一个大洞,水从大洞里面滚滚而入,那艘船顷刻就开始下沉。
‘嘭!’‘嘭!’‘嘭!’赵嘉仁船队进入浅水区之后由桨手们停住了船只。蒙古军船划得快,宋军炮手对着几乎是匀速直线运动的蒙古军船持续开炮。
每一门炮上面都有望山。不是三点一线的那种简单货,而是双圆形的那种望山。学过物理当中速度与加速度并且通过考试的炮手们都知道,在水面上双方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完全直接瞄准并不可靠,需要有一点点的提前量判断。
当然,只知道这种原理并不够,赵嘉仁在训练炮手上花掉的火药大概是刘整训练的二十到五十倍之间。
刘整并不清楚他对面的这支军队是用钱铸造出来的,他所能看到的是这支宋军的炮手们几乎是弹无虚发,随便几炮打出来,蒙古军的军船就有一艘要中弹。宋军的炮击速度不能算快,频率却非常稳定。那熟练的动作让刘整想起了好几年前的往事。他那时候还在大宋下当军头,朝廷推广的新水军军船与火炮,临时教员就是赵嘉仁的麾下。那时候赵嘉仁的麾下讲,‘炮击要匀速,稳定’。
刘整的第一波派出十二艘军船,眼前的宋军正在匀速稳定的不断击沉刘整的船只,没多久火炮停下轰鸣,刘整的十二艘军船已经全部中弹开始沉没。那些宋军军船则驶入深水区,船上有人拿着挠钩套索,开始把落入河里的蒙古军抓起来。
眼瞅自己的落水部下被抓,刘整热血上头,喝道:“第二队,第三队出发。把咱们的人给救回来!”
一个多个时辰之后,刘整带着第六队与剩下一半的第五队拼命撤入岸边城寨回回炮的射程内。蒙古城寨内的投石车也开始威慑的不断投出石块,试图阻挡大宋水军的追击。
赵嘉仁的船队也就停在蒙古回回炮的射程之外,六十几艘船在江上抓俘虏,岸边的陆战队也把游到岸边的蒙古军给抓起来。
刘整万户麾下的蒙古水军采取的是赵嘉仁设计的船只,每艘船上满员有25人。刘整一队有12艘船,就是300人。之前结束的水战中,刘整的三支船队被完全击沉,他派遣船只尝试救援落水人员,又被击沉了一支半船队,四支半船队可是1350人。
虽然没有见到刘整的表情,远远观战的赵嘉仁能理解刘整会做出一步三回头的船队操作。要是赵嘉仁也遇到这样的损失,他的心情必然与刘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