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而言,夏威夷岛上物资供应还算充足,因为赎买和撤退通道的存在,民众也未陷入歇斯底里的崩溃局面,以杜立特为首的指挥部在撤退中发扬了很高的风格,他决定少将以上军官一个不走——全部留下来指挥协调,同时要求这些将军每天在官兵们和民众面前露脸,稳定信心,虽然士气不可避免地降低,但最起码的体系还能维持住。
从个人感情上说,杜立特不想这样不打一打就拱手将瓦胡岛、夏威夷岛相让,但从理智上说,他不能因为自己逞英雄的行为而让整个夏威夷10万守军、比守军更多的民众陷入悲惨境地——这会背上永远无法卸下的道德包袱,特别在大西洋舰队也近乎全军覆灭后,他知道靠本土派出援助力量已不可能了,要守住夏威夷基本也不可能,非要坚持守卫除了让更多人送死之外,顶多只能成全他杜立特的荣誉——他还没有丧心病狂到这个地步。
高层屡战屡败让人恼火,原本众望所归的杜威现在已成了众矢之的,至少在民间和在国会的支持率在直线下降,而杜威政府作出的赎买决策更在朝野引起了不小争议。不过,不满归不满,还没人敢和夏威夷人民的生命开玩笑,最后国会讨论的结果是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政府在这一点上没错——是两害相较取其轻的策略,更何况交付的还是美国滞销的产品,本质上属于废物利用,不会直接增强敌人实力,资敌一说暂时无从谈起,还帮助银行、资本家解决了很多问题,算是坏事中还有一点积极因素。
唯独一点不利在资本家和银行家的游说下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日本也知道这些产品的货色,压价压得很凶,说是2000美元,实际需要提供价值4000甚至5000美元的东西,杜勒斯想了个办法,通过偷运的人员也平摊了这部分费用。
杜立特还不是最惨的,至少他现在还有赎买和偷运这条路,比他更叫苦不迭的是艾森豪威尔——联合舰队对夏威夷采取了围而不打的方针,但并不等于不在其他方向动手:西南太平洋区域是日军攻击的重点。
到4月份时,日军在西南太平洋发起了凌厉攻势,瓦努阿图全线失守,日军兵锋直指新喀里多尼亚,雪上加霜的是,抵达新几内亚的德军也发起强大攻势,将澳、新、美三国盟军部队赶下海——本来面对日军,澳、新、美三国还算有点火力优势,但对上刚完成南非战役退下来的德国部队,那一点优势也没有,被打得节节败退,很快就丢掉了新几内亚方向控制的地盘。
克拉克估计的一点不错:在没有海空优势的前提下,盟军要有3倍于德军的力量才能持平,虽然澳军比较能打,但澳大利亚毕竟只有这么多部队,再能打也扛不住久经沙场、战功累累的德军。
到4月份时,美军在西太平洋依然能控制的地盘除澳新两地外,就只有所罗门群岛一线和新喀里多尼亚,其余岛屿基本都被日本占领,不但与美国间的物资联系与运输渠道全面中断,连兵力都开始捉襟见肘起来,甚至连原本一直在执行的破交战术也出现了极大困难:美军用于破交的潜艇在日本不断加强的巡逻和护航体系面前接二连三沉没,而国内一方面要用于夏威夷撤退、一方面又要进行加勒比海封锁,根本无力再提供足够的潜艇,于是澳新的潜艇补充只能暂时中断——半年内损失了20余艘,补充数才不到5艘,对日本东南亚航线的牵制力度越来越低。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澳新当局也咬牙进行总动员,利用剩余物资和后备役兵员重新武装了3个师,算是补上了军队的损失,总算当初美军往澳新运送的军火还比较充足,澳大利亚自身还有基本的子弹、炮弹生产线,同时机械、船只修理水平也算可以,才不至于供应断绝。
即便这样,面对轴心咄咄逼人的攻势,澳新的想法也开始动摇起来——是不是应该彻底宣布改换门庭投奔伦敦当局?在南非战役指挥,爱德华八世已不止一次地向澳新送去橄榄枝,并用南非的下场作为反例来“教育”澳新当局:美国人是不可靠的,即便可靠,在军事上也不足为凭。
不过与南非不同,澳新面临的问题还有日本,德国现在对澳新态度很暧昧:既反对日本染指澳新,又不愿意为了澳新与日本对抗,同时更反对澳新留在美国的体系内。这让澳新感觉比较麻烦。
就澳新的理想选择,当然是希望能够在靠近欧洲的同时适当保持与美国的中立关系同时隔离日本,并与英国一起为恢复政治平衡发挥作用,但这种愿望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实力和目前的局势,所以暂时只能先和美国一条道走到黑。
当然,德国的澳新政策也有个不大不小的缺口:对堀悌吉和杜威不约而同提出用新西兰换夏威夷的想法德国表示乐见其成——一旦日美这么交易,新西兰固然丢定了,但唇亡齿寒的澳大利亚一定会感受到深切的危机感而控制在手中,在霍夫曼眼中,澳大利亚可比新西兰重要得多,如果能以较小的代价获得澳大利亚,他不介意日美就新西兰交换夏威夷做个交易。
霍夫曼甚至还盼着日美搞出一个出卖新西兰的协定来,这样才能坚定不移地把澳大利亚推过来,但现在日美根本还讨论不到这个份上。
日德关系此时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整个1945年第一季度,日本除交付一些热带产品外,未再交付有关费用或贵金属,不过如约交割了新几内亚和其他几个潜艇基地,同时考虑将新占领的萨摩亚交给德国冲抵部分费用,但对德国出面协调的印度支那南部归属问题,一直没个痛快话。
对此,德国也没有故意为难或露出焦躁的情绪,根据约定该给予日本的产品都如约交付了,但对日本新增的装备和技术要求,则采取了搪塞或拖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