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页

“第二点经验教训是,德军整体战术有很多与大纵深作战理论相贯通的地方,说明我们原先考虑的军事学说并不落后,不过由于大量先进装备涌现,德军将战场范围和广度进一步进行了深化,这次战役进攻宽度宽达350公里,纵深距离超过600余公里,美军战前苦心布置了6道坚固防线,原本是要依靠层层阻击战术迟滞德军进攻的,结果被一次性全面贯穿,这充分说明死缠烂打的阵地战在高技术条件下是相当被动,今后的战争模式,特别是战场范围局限于中等国家的战争将突出机动与活力,比拼的是快速反应能力和弹药投放能力,单纯比较兵力多寡并无意义……”

这一点显然也有为红军从“越多越好”、“越大越好”、“让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理论中退回来搞精兵主义的用意所在,华西列夫斯基虽是军事将领,但政治上并不迟钝,他显然知道当前自己手里的底牌和卫国战争开始时的底牌完全不一样了,继续用以前的军事战略无异于自杀。

“第三点经验教训是,要加强对指挥体系、联络体系的防护。这次德军动用大功率干扰设备,完全破坏南非盟军的指挥体系和命令传递体系,使布莱德利最终的战术布置和情况搜集沦落到依靠吉普车搭载传令兵去传递的地步,设在后方的指挥部变成了聋子、瞎子、哑巴,设在前方的指挥部被德国特种部队端掉,战役过程中指挥体系完全丧失及时性、全面性和主动性,各据点被迫单独抵抗——该情形与我军在卫国战争初期面临的局面极为相似,无非当初我们是遭到了德国人背信弃义的偷袭,这次德国用技术手段瘫痪美军指挥体系……”

美军与红军不同,后者在被分割包围后,如能得到基层指挥官特别是政治委员的有效激励,通常能硬拼到底,特别是战争初期的常备部队更是如此(后期当然也不行),但美军因为“人道主义”缘故,在绝望情况下多半就选择了投降,这样的作战意志和战斗作风并不算强悍,最起码在德军看来是比不上袋鼠兵(澳大利亚部队)和考拉兵(新西兰部队)的顽强。不过考虑到美军从佛得角战役以来的表现和党卫军亚美利加集团军的存在,似乎这样的表现也不足为奇。

经过激烈争论,12月份的政治局会议确定1945年装备开发重点是陆军序列优先: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两款新型坦克——t-44100和is-3,要求到1945年末至少建设出8个装备is-3坦克的独立近卫坦克旅和六个主要以t-44为主力的近卫坦克军,同时再配上4-6个主要装备is-2的独立坦克旅和以6-8个t-4385为主力的坦克军一起构成红军精锐装甲力量。至于其他的t-34和t-43型坦克,部分底盘回收利用改造为坦克歼击车,部分改造为自行火炮,还有部分分拨给步兵部队组建坦克营——今后要搞精兵主义,步兵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光秃秃没有任何坦克装甲车辆了。

同时对炮兵也进行重新定义,现在红军无论编制、后勤、装备都遭到了极大损失,已撑不起一贯喜欢的大炮兵主义,便悄悄将数量多的要求去掉,把强调机动性摆在突出位置,这观点和德国最高统帅部惊人地相似:认为未来战争是快速战争的时代,能伴随步兵高速推进的自行火炮才有价值,拖曳式火炮不是不要,而是不会再具有以前的地位了。

根据编制要求,新型su-152突击火炮被视为机械化部队支援核心,火箭炮被看做是传统步兵的可靠压制力量,除此以外也强调利用装甲车和旧型号坦克底盘搭载火炮,实现高射炮、压制火炮的高机动性。

最后强调单兵武器改进升级,准备用成熟后的ak突击步枪取代目前波波沙冲锋枪和莫辛纳甘步枪的地位,同时轻机枪依然保留使用d系列,但强调用1942年问世的新款d取代d机枪,对rg火箭筒的配置到班一级并进一步强调改进。

应该说红军的改革思路与德国组建快速反应纵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区别:德军在霍夫曼大力引导下,已开始向e-45(或e-50)主战坦克转型,红军还在强调重、中结合;德军开始全履带步兵装甲战车狼瓘的研制、改进和装备,而红军对此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出于强调将经费花到刀刃上的要求,未对步兵战车进行要求,步兵要么依然搭乘卡车作战,要么利用有限的装甲车伴随作战,历史上名满天下的b步兵战车开发设想在会议上只转了一圈便被束之高阁,用伏罗希洛夫的话说“东西虽好,可惜苏维埃目前无福消受”。

第二个优先序列是空军,空军武器进一步划分为进攻性武器和防御性武器两类:

类似于雷达、高射炮、歼击机等属于防御性武器,比进攻性武器具有更高优先级;类似于轰炸机、攻击机属于进攻性武器,相对而言等级略低一点。

整体而言,苏联电子工业尤其是雷达工业是落后的,但这种落后只是相对于美、英、德三国而言,对比其他国家并不能算落后,苏联在雷达领域的造诣比起日本和意大利来不但不落后反而还强一点,即便对比法国也不遑多让,在个别领域甚至还有些优秀产品出现。

雷达领域权威是苏联雷达工业奠基人维克多·季霍米洛夫,他在大清洗中奇迹般地幸免于难,目前担任nii-20研究所负责人,主要攻关课题是准备安装在e-3夜间截击机之上的机载雷达——“片麻岩”雷达,到这次会议前已基本研制成功可以装备。

会议提出的新要求是建设沿乌拉尔山布置的预警雷达体系,防止再遭受德国和西俄的突然袭击——因为乌拉尔工业区很多工厂距离乌拉尔山只有200-300公里,大型轰炸机半个小时就可以抵达,必须有强大的预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