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揭开了谜底:日军哪怕再夺回塔拉瓦,也没足够时间再建立与原先类似的防御体系了,第二次、第三次夺岛战役就会轻松很多。本质上来说,决定能不能夺岛的不是地面力量,而是海军——太平洋这么大,太平洋舰队和联合舰队完全可以捉迷藏,直到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
罗斯福微微点头:“如果能把马绍尔群岛搞下来,也算了不起的胜利,等于我们一脚踹开了日本帝国在中太平洋的防御门户,抽走2艘战列舰对大西洋局势有危害么?”
“问题不大,10月末威斯康星号战列舰(衣阿华级)可以服役,12月份上旬密苏里号(衣阿华级)可服役,力量不会削弱太多,这次打算把衣阿华号和西弗吉尼亚号调给他——这是以前就欠他的,顺便再提供几艘护航航母,反正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马上就要大量服役。”
一说起护航航母,罗斯福就是一阵抽风似地牙痛,护航航母这玩意虽然造得快,但价格很不便宜,一艘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不含舰载机)造价1200万美元,约等于六分之一艘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但生命力实在过于脆弱,上次提供给了英国5艘护航航母,经过德军舰队和潜艇破交折腾,到现在全部完蛋,连同上面的飞机和其他装备,1亿美元就这样轻飘飘没了。
现在护航航母是海军第一人员损失大户,比潜艇损失率还高。第二个损失大户是陆航,新的b-29轰炸机大约65万美元一架,从列装到现在至少已掉了400架,b-17b-25b-24c-47等都不是省油的灯,本年损失的数字都要用千来计算,账本上那密密麻麻的数字看得人心慌。至于被击沉的自由轮和上面的物资都算是毛毛雨了,当初想法就是只要能安全来回一趟就够本。
上上下下现在都明白船其实不是关键,轴心船也不是特别多,上面的水兵和飞行员才是关键,随着损失加快,有经验的老韭菜一茬一茬被割掉,现在很多海军护卫艇、鱼雷艇上的舰长甚至是珍珠港事件后才毕业、加入海军还不到2年的军官,护航驱逐舰队迫于无奈,甚至启用了很多一战时期的退伍老军官,有些人年纪居然比尼米兹还大!舰载机飞行员就更惨,95以上都是战争开始后才入伍的新手。
海军情况不妙,陆航也好不到哪里去,这次第7航空队派驻墨尔本的攻击群去进攻日军舰队,一次就损失将近100架飞机,而且几乎没什么成果,第二天不信邪的美军和澳军飞行员又去试了一次,结果差不多还是如此,战果仍然寥寥无几,损失率倒很稳定——三分之二左右。弄到后来对海进攻几乎和敢死队决死冲击一样了,出征之前都要先写好遗书、交代遗言,有人曾看见阿诺德将军收到战报后偷偷在抹眼泪——再这么下去,第7航空队早晚要步第8航空队的后尘,但又不能不去,尼米茨的舰队不肯回澳洲救援,如果陆航再不出击,澳大利亚人一定认为美国已出卖了他们。
毫无战果只是假象,联合舰队损失还是有一点的。几艘主力舰又吃了炸弹,虽不致命,但伤痕累累,龙田号轻巡、若月号、夕立号驱逐舰先后被击沉、其他还损失了1艘运输舰和1艘油轮,飞行员陆续阵亡了十几个,战斗机其实已更新了一半,要不是有运输舰和补充航母顶着,机动舰队老早就不行了。相对于庞大的队伍来说,这损失只是不显著罢了。但日军这种横扫一切、如蝗虫过境一般的气势让人看得害怕。也就是尼米兹敢于拿自己的前途抗命不回,要换了个人,说不定早就哇哇叫着冲回去了。
这一点金上将看得很清楚,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维护住尼米兹。
与损失相比,更不能接受的是心里上的屈辱:联合舰队一路绕着澳洲海岸打把人给打傻了,澳大利亚本来并不强大的海军遭了秧,商船队被逼得不能出港——不出港也不见得安全,停在墨尔本的商船全部被联合舰队的飞机和舰炮炸了个底朝天。现在全澳一片恐慌,澳洲东海岸已在紧急疏散人员,所有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全部被打乱,大量建筑物、工厂被夷为平地,其间损失不知凡几。
澳大利亚有内陆纵深可供疏散,新西兰的民众疏散到哪里去?所以,第7航空队情知不敌,也得继续挺着往前死,他们不死就得太平洋舰队死,罗斯福想来想去,觉得还是飞机容易造一些。所以,他很能体谅阿诺德发火,陆航牺牲的高潮还没到来呢。这种前赴后继的送死镜头在巴拿马之战中已上演过一次,没想到又要在澳新上演一轮。
“除舰队之外,给远东多派一些飞机,特别是高性能的-51-47,俯冲轰炸机、高射炮以及其他防御装备也要尽量提供,下次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了。”罗斯福脸色凝重地表示,“澳新是我们在远东的基石,万不容有失。”
金上将点点头,总统嘴上不肯表态调整“先欧后亚”方针,但又是调军舰,又是加飞机,其实很能看得出来他心里也是十分矛盾的。
“接下去我希望做好三件事:第一,确保英加航线畅通,扩大战略空运的体量,让英国人坚持抗战决心;第二,巩固南非防御,持续加强力量,确保这个桥头堡不失;第三,进一步修改完善c计划,亚速尔这颗钉子是一定要拔掉的,不解决的话,无论是反攻欧洲大陆还是维护英伦三岛都会面临严峻挑战。”
马歇尔追问了一句:“印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