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木下秀吉参上

柴田胜家在遭遇战取得胜利之后,带着部队继续向南,很快就到达了一处可容纳二千人的空营地。那原是松山重治驻扎所用的,收到命令勉强出击时带走了大部分人,剩下一小股守备军闻风而逃,向西面撤退。

营地剩下的约三十辆“片甲车”和十余支大口径的“百裂炮”来不及带走,被西军的奇袭队缴获。

可惜一片泥泞河滩土地之中,车轴、车轮大多损坏折断,火器也全部淋了大雨,内外严重受潮,二者短期内都不可能投入使用。

此时大约是巳时中刻(上午十点)左右,虽然依旧是阴云遮日,但天色总算敞亮过来,视野受到的影响已经不大了。而从昨夜戌时开始出现的狂风暴雨,几个时辰内势头是越来越微小了,眼看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停止。

也就是说,西军随时有可能恢复行动自如的能力,东军破釜沉舟的突袭行动虽然旗开得胜依然存在致命的隐患风险。

柴田胜家一想到这个就急躁得吃不下饭、喝不下水,顾不得所有的疲惫和伤痛,恨不得一刻不停,继续攻击。

但织田信长收到了野野村正成的回报之后,很冷静地命令他们在松山重治的废弃营地里原地待命,休息进食,由木下秀吉、中岛秀政、金森长近等人,带领另一组人马接替上去,把奋战多时的先头部队给替换了下来。

队列的交替,花费了小半个时辰的功夫。

同时也让柴田队上下蓬勃燃烧的战意稍稍冷却了一点。

另外,木下秀吉这一队人马,大部分并非是根正苗红的马廻众、母衣众出身,而是转战各地过程中,吸收国人豪族,逐渐提拔上来的“新贵”,论军事技能、执行力和忠诚度,多半是相对要差一些的。

但信长仍然毫不犹豫,坚决发出了阵替的命令。

并非他不理解武勇与士气在合战之中的意义所在。

相反,正因为他深刻理解武勇与士气在合战之中的决定性作用,才更能明悟背后的道理:精神的力量可以令人在短暂一段时间内克服肉体的饥寒与劳伤,但并不能真正治愈肉体的饥寒与劳伤。

悍不畏死的士卒应该精心对待,用于一锤定音的场合,而不应任由兴头浪费消耗。

柴田胜家当然不敢提出质疑。

而明智光秀只能以羡慕的眼光看着木下秀吉的背影——尽管他也花了好多年时间,投入自己一大半精力和尽可能多的资源,编练了一支在京都周边范围内显得鹤立鸡群的直属力量,但以织田家马廻众和母衣众的标准一衡量,那就泯然众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