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走吧。”方元干脆下车,他又不是什么娇贵的富家大少,平时没少跋山涉水,不至于在这个时候矫情。
说起来,或许就是从当年释迦牟尼在山上建立精舍弘扬佛法开始,所以在佛法传播的过程之中,和尚们相对来说比较喜欢在山上修筑寺庙。因为在山中立寺,不仅有斩断红尘,与世隔绝的意味,更容易规避世俗法律的统治。
在古代的时候,几乎每个寺院,都有属于自己的寺产田产,拥有独立的庄园经济,自成一佛国净土,半脱离了王朝的掌控。
至于现在,随便时代的进步,一些田产寺产,肯定保不住了。寺院的日常维护,基本上是依赖信徒的供养。
当然,在宗教氛围浓厚的地方,佛教还是保留了崇高的社会地位。沈峥重建佛寺的举动,也得到了附近村落百姓的顶力支持。
在前往山上的途中,方元就看到了村中的男女老少,纷纷露出真心的笑容,特意跑过来向沈峥打招呼,鞠身问候。对此,沈峥自然是笑容满面的回礼,不断的挥手向山寨村落中的人致意,颇有几分领导人的架势。
与此同时,方元却专注的观察四周的山形地势,开始的寻龙堪舆的第一步……
第523章 空门
风水之道,未看山而先看水,这是最基本的套路了。
水是万物之源,更是龙脉的精华。风水书云,山朝不如水朝,水朝不如水绕,水绕不如水聚。水朝则堂逆,堂逆则财遭,水绕则气全,气全则福绵。水聚则龙会,龙会则地大。
总而言之,水是关键。方元一边爬山,一边举目四望,很快就在附近发现了一条宽敞的水流。潺潺水流绕着村落而过,呈之字形飘去远方。
乍看之下,方元心中就有数了,这是典型的村落布局。毕竟就算是游牧民族,也知道逐水草而居,更何况这里是农耕文明的国度,基本上是在水边聚落定居。
从丰沛宽敞的水流来看,方元就可以断定,附近应该有吉地。这是最简单的堪舆之法,但凡大河直流或数十里,或数里,忽然大环大转,此中必有大地。
当然,具体问题也要具体分析,如果大江大河的水流湍急,是湍流激水,自然难以聚气,也谈不上什么吉地福址了。
不过方元目测,附近的水流平缓,而且水质比较明澈,而且村落较大,人口不少,说明这里有生气凝聚。一番推算下来,他也可以得出结论,附近存在风水福址的可能性很大。
走了一会,就到半山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