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我才刚上路!如果我当导演也算是成功的话,要真说起来,那是因为又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在为我工作!一部成功的电影,我们往往看到优秀的演员的表演,还有我这样的导演在台前工作,别人却看不到优秀的编剧提供了最基本的素材,还有优秀的配乐,优秀的化妆师,优秀的道具师,还有优秀的特技师等等在配合我的工作,这些人也是一个剧组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所以说默默无闻的人才叫奉献!”李思明笑着道,这倒真是他的经验总结,“你看,咱们公司的所有人就组成了一个团队,我是首席工程师,但是有苏博士这样的专家在为我工作,有一帮科研人员在我出主意想办法,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还有郑小姐这样的人帮我处理文件,当然还你这样的人力资源专家在为我管理人事,我听说你连续一个月加班,这不好,工作重要,自己身体和家庭也同样重要。有这么多人帮我们,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功!怎么样?这个回答你还满意吗?”

李思明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一套又一套,与其说这是他曾经读过的一些管理书籍上的知识,倒不如说这是他的人生总结。这个世界不乏天才人物,李思明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但没有人能称得上全才,人们必须学会配合,学会协作,将自己看作是团队的一份子。这是他的人生体验。说这话时,李思明似乎觉得自己有些老气横秋的味道。他觉得自己才刚上路呢!他不知道的是,这位崔必成崔经理,早就在研究他了——所谓成功者,不是主动就是被动地走上神坛。

“李先生,我无话可说了!”崔必成听了这样的解释,只得举手投降,“我发现了一个真理,你总能让道理站在你那一边,而且听起来,让人长见识,总是让人无话可说!”

“呵呵,这话我听起来耳熟。其实要说大道理,我知道的比任何人都多,但要是和专业人士相比,很显然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李思明谦虚地说道,“我不能代替你去思考如何开展培训,如何做好人事工作,正如你不能代替我去搞科研是一个道理。人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要看到你们经理们身上的闪光点,而你们要看到下属们身上的闪光点,就足够了。”

“我知道怎么做了!”崔必成大汗,“其实每次跟你谈话,我发现我都很长见识,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啊!”

“欢迎经常来骚扰我!”李思明笑着道。

“我准备将你写入我的案例。”崔必成转身欲离开,却扭头说道,“你不反对吧?”

“没问题,只要不是反面教材就行!”李思明远远地吆喝道,“如果真要是反面典型,要记得化名李某人哦!”

砸彩电事件,要说震动最大的要数张华了。通过这一次危机,他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管理水平上欠缺,这也符合实际。82年春天的时候,五兄弟在深圳重聚首的时候,人人都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徐大帅拼命地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对国外的一些经验进行研究,而袁侯这位会计学毕业的兄弟,却经常跑到了香港,研究香港的会计准则和财务管理知识,为现在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他张华,却是浑浑噩噩,看上去也很忙碌,但是事实击中了要害,他的能力和经验实在是欠缺。

如果五兄弟去从政,徐大帅会青云直上,成为政治明星,曾智会脚踏两只船,左右逢缘,而袁侯,会成为一个技术型官僚,不会太差。而张华却很可能在科员任上原地踏步,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位置,自我感觉也良好,在他眼里一切似乎不过如此。至于李思明,这位兄弟就不能以常理去揣度。

无论如何,这次危机他要负主要责任的,兄弟们虽然没有责怪他,但是他却觉得自己十分失败,拖了后腿。不过,这同时也让他惊醒,从自我感觉良好中惊醒,让他打起精神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就是成长,人们总是在失败之后寻找根源,在经历过挫折之后猛然惊醒,最重要的是,从此你就时刻准备着……

“如果我当导演也算是成功的话,要真说起来,那是因为又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在为我工作!”某个夜晚,崔必成在自己的某部远没完成的著作上记下这句话。

而同时,张华也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上这么一句话:

“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成功,但是跟成功人士一起工作,总能得到许多精神财富!”

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是过来人

1986年2月8日,农历大年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