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姐听了当即回道:“贾三爷,您说的这些俺们都知道。但是俺们商量了很久, 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这个‘企划’,所以今天才过来问。”
贾放又问:“你们之中有懂算账的吗?有考出‘文凭’的吗?”
几个妇人相互看看, 最终落到其中一个较年轻的身上:“李三家的会算账,文凭没能考出,但是考官说是算术那一半过了。”
贾放奇道:“算术那一半过了, 识字那一部分竟然没过?”
桃源寨的“文凭”考试,算术试卷里有不少“应用题”,是考察乡民们对算术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多是用文字写就。所以李三家的说是过了算术那一半,文字部分却没过,贾放有点儿奇怪。
李三家的便红着脸:“写……写的字太丑——”
贾放便鼓励她:“别灰心,多练一阵再去考,必然能过的。不过你既然懂账,那再好不过,招商部会派一个专门记账的过来帮你们计算,但你们也要心里有数才好。”
李三家的便使劲儿点头。
贾放又说:“这企划其实也不难,招商办会派遣一位专员,和你们一起商量,共同做这企划。”
他眼光一转,转到了身边坐着的桂遐学脸上。
“这位潇湘书院的桂教员,就是你们的企划协助专员。”
贾放这话一说出来,两边都是惊讶。
秋姐心直口快,直接说:“贾三爷您是不是弄错了,您刚才来之前我们就问过了小桂……桂教员,他对纺纱之事,一点儿都不懂,一丁点儿一丁点儿都不懂!”
桂遐学也张大了嘴望着贾放,对这一指派非常惊讶,但这表情维持了不超过一秒钟,这桂遐学立马笑了,笑得恣意,同时紧紧地盯着贾放,仿佛已经看破了贾放的用意。
贾放却理直气壮地解释:“就是要一点儿都不懂的企划专员。”
“纺纱织布的技术,有你们懂就够了。我需要的是一个完全不懂的门外汉,用他的眼光和思维,重新审视你们过去的老法子,才能看出其中有哪些步骤和工具是值得革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