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1页

只是现在这条小溪经过改造,曲折蜿蜒,两边还有栏杆、亭台,十分漂亮,溪里也栽种了许多美丽的花木植物。

“这里真漂亮。”

“以前这里可没这么漂亮,都是些杂草,溪滩溪岸也没有半点整修,就是纯自然的歪七扭八,草里啊,还经常会有蛇呢。有一回我和你六叔就抓了一条差点咬到你五姑母的大蛇,就在那河边砍了脑袋扒了皮,然后拿回家,在门口炖了一大锅,里面还加了几个鸡子,那汤的美味至今都还记得。”

不过罗成见太子对这些似乎并没多少感受,确实,现在这里的一切那么的美丽。

“太子啊,你知道在过去隋朝时,朝廷甚至都让地方官府拿钱放贷吗?而且利息很高,月息八厘,一年期。一年下来,再加上点给捉钱郎的辛苦钱,那么利息就是本钱的一倍。”

“好高的息啊。”

太子道。

“你可能还不能理解一倍的利息对于一个借贷者的意义,一年期的借贷,只能算是短期的,一般是一万钱做一笔借贷,朝廷本意是借贷给那些民间商人们周转经营的,故此利息也较高,所得利息再留做地方衙门做公廨开支。”

但是实际上呢,地方衙门只求利息,才不管借给谁。他们甚至让官吏子弟或地方豪强来做负责放贷的捉钱郎,每个捉钱郎直接发给一万本钱,年底要求交还两万本息。

至于放没放出去,他们不管。

这些捉钱郎要么是官吏子弟要么是地方豪强子弟,他们得了这任务,于是往往便强硬摊派给下面的百姓借贷,有时甚至也要从中渔利,本来官府只给一人一万钱本钱,结果他们却自己另添许多钱强硬摊派借下去。

到年末,顺利收上来的,那就是自己的。收不上来的,那就是官府的本钱,便要把人捉到衙门去杖责,甚至借朝廷之名去抢东西抵债。

当然,遇上灾荒之时,民间的借贷有时利息更高,什么驴打滚、九出十三归等多不胜数,高利贷是很害人的,百姓一旦背上高利贷,基本上就难以翻身了。所以朝廷才早就定下了律令,年息最高三分六厘,最早的时候是五分,后来降到了三分六,就是为了避免百姓被此祸害。

“父皇,可是为何却要给蛮夷定上一两分的高利呢?”

“一来,蛮夷不是我大秦之子民,异族外人而已。二来呢,蛮夷们借款数额大,而且必然时间长,不可能短期就偿还的,故此利息必然高一些。”

“可这样不是坑那些蛮夷吗,父皇不是说与他们结盟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