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页

纳一次钱,四年不用再轮当差,听起来还不错的样子,但归根到底还要看得出多少钱。

两匹绢值多少钱?

绢在隋朝属于第一货币,但绢跟钱一般不直接挂钩,挂钩的是粮食。粮食有丰年有歉年,因此粮价起伏不定,绢价也起伏不定。

绢价好的年头,能换到十石左右的粟米,而若是灾荒之年,一匹绢才能换一斗米。

米价贱时一斗才几文钱,而贵的时候一斗得几十文。

因此可以说绢价好的时候,大概是一匹三四百文,而价低的时候,也就值一百来文。

现在是年末,秋收过去不算久,还没到青黄不接的时候,章丘今年的粮食还算丰收,因此粮价不高,这导致绢价也不算高,之前是匹绢大概百多文左右,现在到年底了,差不多能到一百五左右的样子。

一尺绢折约三文多不到四文的样子,九十尺绢按现在的价折钱就是三百三十八文。

交三百三十八文钱,保你四年内都不用再轮值当郡兵营的差,听起来好像不错啊。

“三百多文钱,只怕大多数百姓宁愿服役而不愿意交这个钱。”杜如晦道,三百多文钱,对不少普通的百姓来说,这都是一笔不小的钱了。

第169章 养兵

“杜县尉,其实不然。若是让寻常百姓一下子拿出三百多文钱来,确实不是一笔小数。但是,这个当值是四年一轮,平均下来,一年也不过纳钱八十文左右,若是一年分夏秋两次缴,那么百姓在卖粮之后,一次只需缴四五十文钱,则就不算什么了。”

罗成算的却是另一笔账。

一次性掏三百多文钱,跟半年掏四五十文钱,确实相差巨大,但总的结果其实还是一样的。

“甚至,我们可以按季缴或按月缴,如果按季,一次不过二十来文,按月的话一月更是才六七文钱啊。”

杜如晦想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