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们自愿给李毅省钱,李毅那当然是很感动啊,不过说句老实话,这些钱真的都不算钱,但是民意如此,自己执意为之的话,难免要弄巧成拙,比如自己选中的农民,你给他五金吧,他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难道扔地上啊?
李毅那边在多方争取无效之后,就说了:那行吧,这些都是大家的好意,但是本王既然说了这五金要拿出来作为奖赏,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啊,反悔肯定是不行的,那这样吧,半两黄金赠送给选中的人,剩下的多余的黄金呢,我们就存到官署去,作为一个基金,名字就叫做棉花种植阳光基金,专用做种植棉花上面,也就是白叠子了,但凡有需要的,直接从官署拨款,这样子如何啊?
老百姓们一听,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了,不过还是要周王殿下破费了啊,一想到我们的周王殿下如此爱民,如此慷慨大方,为了能让老百姓们穿的暖,做了这么多事情,感动到不得了。
都给我哭!
杭州别驾当时就蓄满了泪水,哽咽的就说了,殿下放心吧,殿下如此信任下官,下官一定好好好看管这一份基金的,但凡只要是种植棉花的事情上,下官能够帮得上忙的,能够给开的绿灯的,一定都帮,一定都开,下官还会安排人手,日夜巡逻,保证看管好棉花田,但凡有可疑人士靠近的,想偷种子或是搞破坏的,我们官署,绝对第一时间就给他逮住!
老百姓们一听杭州别驾都如此表态了,也是一个个的非常兴奋,站出来就说了:别驾放心吧,我们老百姓也都会帮忙巡逻的,而且还是安排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巡逻,晚上都派发人员去驻守,坚决不让任何一个心怀不轨的人靠近周王殿下的棉花田!
李毅那边赶紧就纠正了:不是本王的棉花田,是大家的棉花田,是我们全大唐的棉花田,这份功劳属于大家的,可不能算是本王的,大家要牢记啊。
百姓们纷纷点头,都明白,不说了。
开业仪式办的很顺利,有官署的参与,一切事情都很有效率,没啥大的问题,选拔田亩也没有花费多少的时间,因为是商业上的运作,农民们和李毅之间也不存在什么租赁田亩的行为,李毅签订的不过是收购棉花的协议,而这些被选中的农民们是按照协议的内容,来种植棉花而已,跟田亩可没有关系,一切走的都是农产品的商业运作,自然也不存在触犯唐律的事情了啊!
至于说后续的如何种植白叠子这件事情,李毅是外行人,这个肯定没办法去做什么专业的指导了,只能交给有种植经验的刘某了,顺便还跟刘某说了,在杭州一边种棉花,一边等那个武大郎回来,回来之后就跟武大郎说,周王殿下有意拉他加入麾下,就说周王殿下很需要他这样的人才,毕竟这年头海商还是不多的,这武大郎能当得了海商,肯定是有点人脉的,最主要的是有胆魄,这样子的人肯定是不能放过的啊,让他从海外多带点种子也好啊,占城稻这玩意就必须要从东南亚弄呢。
李毅这边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在长安城那边,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以李二陛下为首,一众大臣们达成了一致的协议,那就是赞成周王殿下在杭州试种白叠子,并且在朝廷层面上给予大力支持,因为朝廷方面对棉花这种东西并不了解,也不知道白叠子具体怎么做成棉衣棉被什么的,但是神奇的周王殿下看上去很了解的样子,朝廷一致决定,此时就全权委托给周王李毅了,周王殿下在棉花一事上有便宜行事的权利,但凡有什么需要或者有啥事情,跟朝廷方面汇报一下就完事了。不过周王殿下在棉花一事上享有大权不假,但是不少大臣们还是提出了担忧了,身为藩王,擅自离开封地毕竟不是好事,更何况还是周王殿下这种诸侯王之首的藩王,这不是在做反面教材吗,负面影响很大。
大臣们商议之后就说了,不过念在周王殿下是出于好意,是为了民生大计才不得已去杭州处理此事的,所以就不做惩罚了,但是继续让周王殿下留在杭州肯定也不合适,更何况这个事情还有许许多多的没有解释清楚的地方,特别是白叠子这个植物,到底怎么做成棉衣棉被,还需要周王殿下来解答,所以,应该即刻召唤周王殿下回长安才是。
李二那边一听,有理由召集李毅会长安了,当然是立马就应允下来了啊,就说了:那就按照这个意思来办吧!
诏书很快就拟定好了,并且快马加鞭的就朝着杭州官署那边送过来了,估摸着也就这几天就能送到杭州城了,而李毅这会也很自觉的在杭州城里坐着等呢。
白叠子的事情基本上已经安排妥当没有什么值得说的了,杭州那边因为周王殿下的出现,经历了一场狂欢,大家都很热情高涨,对于种植棉花的事情,感觉就跟过节一样,田亩很快选定完毕,大家都一同去围观怎么种棉花去了。
而在这个时候,也有一个商队离开杭州城,朝着长安城的方向去了,在商队之中,有一个商人手里捏着一张纸,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字,开头题目是《周王殿下钱塘湖奏对》,这当然是这个商人自己抄录的文章啊,虽然字写的不好看,但是这个商人对于文章还是很感兴趣的,这次去杭州做买卖,就一边走一边背这个文章了,以后没准有能用到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