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何在?华夏民族能征善战,每一个入侵的敌人都被我们击败了?并非如此,硬实力自然是其中的一方面,华夏民族坚韧善战的特点让我们抵挡了无数次看似无法打败的强敌,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所拥有的先进的文明与文化,还有传统文化中,那超乎想象的包容性与向心力。
有这样一句话很有特点的概括了华夏民族的文化特征与民族辨识:只要你认同华夏文化,那你就是华夏民族的一员,不论长相,血统与身份。
被我们同化的民族从有历史记载以来就数不胜数,比如上古时期炎黄大战蚩尤,蚩尤输了,那蚩尤的部落民众们呢?简单,被同化了,成为了华夏的一员,从商周开始,到了秦汉乃至于到现在的大唐,华夏的版图一直在不断的延伸,那些原本版图上的土著呢?很简单,被我们同化了。
在历史上,云贵,四川等这一些地方,原本并非华夏的地方,所居住的也都是戎狄蛮夷,后来也都成了华夏民族了,因为他们本身就没有多少文明与文化的产出,华夏民族本身强大的文化感染力,一来到这地方之后,他们自己的语言文字风俗习俗都没了,全都用了华夏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俗了,再加上世代混居通婚,就连长相也没多大区别了,说着汉语,穿着汉服,起着汉名,就连种田饮食习惯,庆祝节日等等用的都是汉人的方式,这不是汉人是什么?不是华夏又是什么?
李毅所要做的,第一,开放商业,让吐蕃的经济对大唐产生无法摆脱的依赖性,这点很容易做到,因为吐蕃需要的东西他们自己没法生产,但是大唐可以,至于大唐基本不需要吐蕃的东西,买你吐蕃的东西纯属为了致富。
第二,开设学堂,让吐蕃本就薄弱的文化暴露在大唐的华夏文化面前,就犹如巨人面前的婴儿一般,这一点吐番人不会拒绝,因为强大的文化本身就是实力的一种,松赞干布,禄东赞这两个人就算在历史上,都是非常坚定的文化改革者,学习的就是大唐的文化,让吐蕃的习俗与文化与大唐越来越接近。至于说吐蕃会利用学堂学习先进的工匠技术,那就更不用担心了,你培养个工匠少说几年吧,我就教你简单的火炉冶炼,你高原之上哪里来那么多的矿物来炼铁?西藏矿产确实丰富,但是条件苛刻,就连二十一世纪都没办法再西藏大规模开采,只有青海,羊同地区有几处裸矿,吐蕃现在只是占据羊同,但是青海可是牢牢克制在大唐手里呢。
等过了几年,李毅自己的平炉炼钢整出来了,那钢铁产量直接就碾压了。
第三,人口自由流动,这才是真正的诛心之策啊。纵然你吐蕃能够从我大唐通过合法渠道得到工匠,但是我也可以从你吐蕃得到牧民啊。经济上占据主导地位,文化上全面压制,人口基数那更没法比了,在古代,全世界范围内,就没哪个国家拼人口能拼得过华夏民族的,传宗接代,多子多孙可是刻在我们血脉里的东西,再加上勤劳垦荒,完善种植技术,发明创造更多的农具,农田的产出量也是逐渐增加,不断刷新着人口上限,别的国家因为粮食产量低,导致人口饱和发生暴动的时候,我们华夏都还在人口上升期呢。大唐就各个方面来说,对于吐蕃的民众都有极大的吸引力,吐蕃的人口流失将会极为严重,而唐人就算到了青藏高原,也不过是提前移民填边罢了,等吐蕃逐渐华夏化,松赞干布按照历史上的轨迹英年早逝,剩下的就是等着接收一个拥有华夏文明,华夏认同感的吐蕃了。
所以说啊,论同化能力,在古代的世界上,我华夏自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的。
这年头的人哪里懂这么多啊,也不知道什么叫做文化入侵,什么叫做软实力,对于各个国家而言,兵员数目,军队质量,装备质量就是实力的全部了。
李毅把自己的这个观点在大帐里小声的这么一说,包含武媚娘在内,大家都是一脸懵逼,能不懵逼吗,李毅的论调听起来就跟天方夜谭一样,简直毫无实现的可能性,但是仔细一想好像又很有道理的样子,但是道理在哪里却怎么也想不出来,李毅说的那些理由,也都跟他临时编造的一样。
李毅当然不是临时编造的理由啊,这些可都是历史长河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甚至是二十一世纪,以美国为首的几个国家努力施行的政策,这种来自软实力的革命,文化的输出,所谓西华的策略,美国可是屡试不爽啊,输出的所谓皿煮革命,西方文化,不知道革了多少文化弱势国家的命,就连我们中国都差点在这一招面前栽了跟头的。
虽然大家都很懵逼,但是李毅一向很神奇,而且听起来好像大唐也确实不会太吃亏,还能以这个为条件,换取松赞干布的盟约,还有归还大唐军民的承诺,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武媚娘的支持下,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李毅就开始跟大家,实际上也主要就是跟武媚娘两人商议具体的方案策略,和条款细节了,公孙大娘偶尔会提一些意见,裴良俊和公孙二娘就完全在边上干瞪眼了,毕竟这两人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可谓是一窍不通啊。
在确定下来具体方案之后,李毅就去通知王玄策了,王玄策当时听说这件事情都懵了,还能这么玩的啊?这万一翻船了怎么办啊?
李毅白眼一翻,你见过我周王翻过船?再说了,不这么干,现在大唐就得翻船!你信我,不出百年,我给大唐加一个番邦名为吐蕃,让我华夏民族多一个“自古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