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页

剿匪!

没错,李毅就是要剿匪。对于吐蕃的战情,李毅并不是很担心,毕竟有牛进达这样的猛将,有侯君集这样的名将,大唐五万多精锐之师,如果连松赞干布的二十万拼凑起来的乱七八糟的队伍都打不过的话,那这贞观盛世就有点假的离谱了。李二给李毅的任务除了振奋士气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体察民情了,李毅本来是打算摸鱼交差结束了,但是现在遇到了山匪,你说他是管还是不管?

作为红旗下生长的新青年,李毅的良心,让他不得不去管一管。

他这一辈子没见过土匪,来到大唐时,他大部分时间都住在长安城里,虽然也有听说一些地方土匪如何如何,或者有土匪被押解长安处决什么的,但是对于这些土匪,李毅了解的也并不是很多。

虽然了解的不多,但是不代表他不知道土匪意味着什么,土匪的存在,就是对社会秩序的严重挑衅,杀人越货,放火强奸,别说什么行侠仗义,别说什么替天行道,那都是放屁,你聚拢一帮子人,藏在深山老林或者水泊之中,不耕种农田,不事生产,吃什么?穿什么?这么多的人打渔?打猎?当然不可能,所谓土匪,他们本行就一个字:

抢!

把不属于自己的粮食抢过来,把不属于自己的衣服抢过来,把不属于自己的银钱抢过来,总之有什么抢什么,抢的别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都不肯罢休,还要把别人也纳入到自己的土匪体系之中才算结束。

别人辛辛苦苦半辈子积累下来的东西,可能土匪一来就什么都没了,很多地方半农半匪,倒不是说人性本恶大家都想当土匪去抢东西,很多时候是没办法,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纵观历史,但凡有点作为有点骨气的王朝,对于土匪这种群体从来不会有任何的妥协,明朝时候,有个最著名的海盗叫做汪直,他当时的势力范围遍布整个东南亚,拥有亚洲最大的海盗集团,贸易集团,可以说,亚洲的大海之上,汪直这个海盗头子是绝对的皇帝,说一不二,后来汪直表达了愿意归顺明朝,让明朝给他风格总督,顺势把他的海上的地盘全都送给明朝。

对于这样子诱人的条件,一般人可能都会想着接受了,招安海盗获得贸易利润和领土,有什么不好的?但是明朝的态度很明确,不会招安你,不仅不招安,而且逮着你打,抓住就绞死。最后,汪直真的被大明水军抓住了,然后当众绞死,汪直死后,他一手建立起来的海盗帝国就分崩离析了。

你可以说明朝短视,可以说明朝不知变通,但是你不能怀疑明朝的骨气和正义。对于土匪,明朝自立国以来,就很少去招安,明太祖朱元璋赏金五十万两,就只要一个大土匪的人头,有明一朝,大部分时候态度都非常坚决,不接受招安,就是一个字,杀!就算到了明朝末年时候,也多是如此。大明历史上最著名的七个大海盗,有五个被大明万里追杀而死,另外两个实在是没办法,没能杀死,倒不是大明不想杀。

一九四九建立的那个政权也是如此,对于土匪,向来是最强硬的态度,建国初期,直接杀了近三百万的土匪,把几千年来困扰华夏大地的毒瘤,土匪这种职业彻彻底底的清除的一干二净。

李毅自然也是如此,对于土匪这种人群,李毅没见到也就算了,现在都跑到自己眼皮子低下来蹦跶了,这就跟眼珠子里插进了一根针没多大区别了。

只不过李毅对于这些土匪不甚了解,那些将军们的态度很暧昧,很显然他们是属于想利用土匪,招安土匪的那一类的,毕竟这对于目前的战事有利,李毅并不怪他们,他们也是舍小取大而已,但有些时候,你的眼光总要放的长远点,总有人要站出来做一些蠢事,立一些规矩,就如同商鞅徙木立信一样,如果你今天招安了那个土匪,明天招安了这个土匪,不用多久全天下的土匪都知道了一个道理了——我们就算是坏事做尽了,都不用死,还能做官!

如果真的是这样了,谁还来种田?谁还来读书?有点野心的是不是振臂高呼入山为匪,过几年接受招安,堂而皇之的到地方上任官?这种人都能当官了,那些被他们为祸的百姓会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