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也不会脑残的去发表很么看法和意见,沙盘他都看不太懂,能发表什么意见?这屋子里个个都是彪炳史册的大佬,自己一个小小皇子只要从心就好了嘛。
这边跟一众大佬们开完了所谓的军事会议,李毅客客气气的和大家一个个拜别,然后就跟着侯君集的亲兵一起前往他暂时休息的屋子去了。
皇子的住所自然是不可能跟普通的士兵一样的,虽然不如皇宫里那般富丽堂皇,也没有深受封建主义毒害的美少女们让自己去努力为之斗争,但是吃出都不算差了,炒饭什么的自然不可能有的,从进入军营开始,吃饭会有优待,却没办法像宫里那样丰盛了,军纪如此,李毅也不想表现的太特殊或者胡搅蛮缠什么的,随便吃吃也就睡到休息了。
李毅晚上睡的香甜,到没有被人吵醒,整个军营虽然有两万人聚集在一起,但是军队之中,军纪最为重要,平常里每个人都要遵守的,就是“禁喧”,所谓禁喧,就是字面上的禁止喧哗,古代军队中喧哗可是一件大罪,尤其是在行军以及作战的时候。武经总要中说:“凡兵体尚静恶喧,静则有序喧则必乱。”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也说过:“军中要紧只第一件,不许喧哗说话,凡遇动止进退,自有旗帜金鼓,若无令许说话,但开口者着实重处,夜间尤是切禁。”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大家可以想象自己大学军训队列的时候,同学之间相互嬉笑打闹不整步伐,那肯定是越走越乱的,用教官们的话讲就是像放羊一样!队列一乱,这对于依靠排兵布阵、士兵组成紧密队形发挥战斗力为作战方式的古代军队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所以在古代军法中对于喧哗的处罚也是最重的一类。
对于大唐军队军纪严明,自然是一件乐于见到的好事,到了第二天,高宝早早的将李毅喊起,这时候军营里可没有三名帮李毅穿衣服的宫女小姐姐了,咋一下子李毅还颇为不适呢,不过也有金吾卫随侍左右,虽然不如宫女小姐姐来的贴心,但是总是有人帮忙端脸盆子,递上刷牙的猪毛刷的。
李毅这边洗漱完毕,就在高宝和付二的帮助下,将绢布甲穿戴整齐,外罩黄色的披风,头戴发髻盔,就跟着一起出去了,此时天空已经微亮,李毅屋子门外,已经有一个侯君集的亲兵等候了李毅了,却是来通知李毅前去校场参加誓师大会去的。
李毅作为皇子此次随军出征,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鼓舞士气,毕竟大家都是为了李家卖命的,皇子能够随军出征,足以证明陛下对于此次征伐的重视程度了,大家哪里不拼命啊?
这时候李毅出现在校场上,那边大军也已经开始陆续集结起来,侯君集此时已经站在点兵台上,李毅来了,却也不往主位上站,那里是要给主将侯君集的。
侯君集这时候也不跟李毅客气,在军队之中,有些事情可以客气,无关大雅,但是关乎到指挥权利的问题上,就不能那么客气了。三军听从统帅一人命令,乃是战争之时的重中之重,号令不行又如何能够打胜仗呢?
像唐朝后期,两宋时期一直都有的宦官监军或者文官监军什么的,大部分情况下,那都是扯军队后腿的玩意了,当然了,不设置监军也不行,唐朝节度使势大,领军的将军要是再谋反日子还要不要过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黄袍加身得来的皇位,所以两宋从始至终都有监军的存在,在宋朝皇帝眼里,仗打输了,可以再打,但是大军统帅要是来个黄袍加身,大宋江山可就没了。
不过唐初不存在这种问题,唐初是绝对的府兵制度,将兵分离,将军谋反的难度难上加难,没人愿意跟你一起造反啊,更何况李二雄才伟略,李二本身就是马背上的皇帝,从小打仗打到大,战阵上直接开无双的那种家伙,造李世民的反,难度绝对是最高的地狱级别。
这边李毅站在了下首第二的位置,其余将军们则按照官职大小,依次排列开来,下面两万人的关中府兵也已经在极短的时间内集结完毕,李毅一眼望下去,茫茫多的都是黑压压的一片人影,这看上去可比以前学校运动会还要壮观多了,只见旌旗猎猎,刀枪铁戟金戈铁马,沙场肃杀的气氛一下子就弥漫在整个校场之间了。
那边看一切准备就绪了,侯君集也并未着急说话,而是手握腰间宝剑剑柄,目光炯炯如电,四处扫视了一圈之后,这才上前两步,行走间甲胄锃锃金革之声,侯君集这才大声地喊道:
“吾乃行营大总管侯君集!在此通告三军……”